这汤婆子不容易损坏,大多数百姓家都会有,婚嫁时还会作为送礼的物件,甚至有些汤婆子还会传给几代人。
    家仆慌忙将这个铜制的热水壶递过去,周奎放在了自己的胸口:“唉哟、唉哟,我的一百万两银子啊,一百万两啊,呜呜呜~!”
    “国丈莫要伤心了,钱没了再赚,着身子要是垮了,这个家的顶梁柱可就塌了。”
    家仆在一旁劝着。
    周奎一脸的生无可恋:“六福啊,我这心啊,拔凉拔凉的哇。
    一百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哟,说没就没了哇。
    我不活啦,这日子没发过啦!”
    这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的哭嚎了,家仆六福叹了口气。
    这几乎成了周奎每日念经一般的台词了,每日这一百万两银子,周奎念叨不下一千遍。
    “国丈,该吃饭了,您这别累坏了身子。
    厨房说是要给您煮燕窝粥,是大夫人吩咐的,说是要给您补补身子。
    小人过去看看。”
    六福摇摇头说了声。
    “啥?”
    周奎一骨碌从炕上站了起来:“这个败家老娘们,老夫这一百万两白花花的银子都被搜刮去了,她还敢给我煮什么燕窝粥。
    这燕窝有多贵,有多贵!
    咱家这是什么条件,吃的起啊。
    快快快,退了退了!”
    尽管坐拥万贯家财,周奎还是一毛不拔。
    一碗燕窝粥至少也得十好几钱银子,这吝啬鬼周奎怎么舍得。
    燕窝始于明清,主流观点认为燕窝是被郑和带回来的。
    《庸闲斋笔记》记载“佳者,价至三四十金一斤。”
    也就是说,极品燕窝每斤售价三四十两银子。
    “那,国丈你想吃甚,奴婢吩咐厨子去做。”
    六福回头问道。
    “粥,少放粟米多放水。
    再来一碟咸菜,咸菜要使劲咸一点,咸点还能多吃几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