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节前,杨家的三个老爷每个人都忽然升官。
    凉王只是告诉了太守,让他多照应杨家。
    太守得了这话,摸不准脉门,托门路找关系找到了相勾头上,只问一句,照应到什么程度。
    相勾收了人钱财,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说:凉王盼着与西夫人开花结果,只是碍于西夫人娘家根基不稳,小王子的外家,您觉得什么身份合适呢?再者这上宗人府请封写上去也不好看。
    本朝法令,侍妾不入流者,没有资格上玉牒。
    太守得了信,自然明白这西夫人怕是要扶摇直上九万里。
    他犯不着为了这点事儿碍了王爷的眼。
    赶着年节前,让杨家人升官,虽是闲职,却比那七品九品的末流好多了。
    明理人多少都是知根知底的,不少同僚都去贺喜。
    连始作俑者太守大人都送了一份贺仪。
    不少不知原由的人来劝谏太守,凉州自古乃是兵家要塞,可不敢养那些个禄蠹。
    太守只能还以白眼,这才哪儿到哪儿,他打算再过两个月再来一回,就怕自己操作的速度跟不上西夫人肚子大起来的速度。
    幸好王爷要回京两个月,否则西夫人肚子大起来了,他还没照应到。
    只怕王爷脸上不好看。
    凉王府没主子,金合意不屑与西配殿的如夫人共饮,只是在唐荔园摆了小宴。
    连着好几天都有丝竹声,晚上放烟花。
    曹正怕她心里不舒服,问要不要他们也来点。
    杨曼正起床洗漱,曹正站在门外,说话要靠吼的。
    傅嬷嬷跟香君还有梳头丫鬟都在,注意着她脸上的表情。
    杨曼没怎么睡醒,早上不想起,奈何没有大年初一就赖床的,一边梳头一边眯着眼打盹。
    听了曹正的请示,她也不想为难下人们,得借多少个胆子他们才敢在瑶光殿放烟花。
    “听个曲儿看个烟花就叫过年了,那我天天都能过年,出去跟他说不用了。
    晚上早些休息,你们一年到头的伺候,自己想吃宴席喝酒都可以。
    不必来我屋子伺候。”
    前者喊的是香君去回话,后者就是说傅嬷嬷和曹正这两个得脸人物了。
    傅嬷嬷晓得跟朵菊花似的:“夫人心善,奴才们都知道。”
    她可是听人说了杨家人升官的事儿。
    大年初二是凉州外嫁女回家的日子,不能回的一般也会遣人回去送贺仪。
    杨曼自是不能回去的。
    曹正带着东西和杨曼认真嘱咐的话去了杨府。
    他和老太太齐坐在案首,把杨曼说的话一字不漏的转述:
    杨家的富贵怎么来的,想必家里人都清楚,请老太太约束好族人,族中子弟有作奸犯科的,她第一个来发落了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