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儒法之争
走出了村子的白朗,心情很是低落,刚才少妇的神色显然是对他极度怨恨,白朗也知道是自己有负于他。
“将军。”
几名秦国军士在村口等了许久,一直没见到白朗的身影,都有些担心,但是转念一想,只不过是一个小村庄,又怎么会有能威胁到白朗的危险呢?眼见白朗走了出来,他们也是松了口气。
白朗很快就将脸上惆怅的神色抹去,一脸淡然的点了点头,骑上了马。
就在准备走的时候,白朗突然停了下来:“这里治安不好,回头叫几个人过来,好好管管。”
几名士兵一愣,洛阳治安名义上仍旧是周天子的官员在管,但是实际上已经由白朗接手,不过白朗向来不曾多管过这些事,何况这里只是洛阳城郊。
虽然很疑惑不解,但他们还是点了点头。
白朗最后回头看了看身后的村子,又很快扭过头来,眼神坚毅无比。
......
秦国,咸阳。
诸葛镜与秦王面向而坐,依旧是挥舞着手中黑色的羽扇。
自从白朗去了洛阳,秦王来找诸葛镜是越加频繁了,几乎每隔三四天就会秘密出宫,来到这不起眼的小院。
秦王恭敬的朝诸葛镜行了一礼,说道:“这次的儒学交流会,我秦国可否拔得头筹?还望诸葛先生示下。”
诸葛镜笑了笑道:“大王似乎对这件事很是上心,这一次出国的士子团规模空前。”
秦王点了点头,说道:“言子渊年事已高,迟早是要找接班人的,门下的四十九名弟子都在各国出仕,断然没有回去继承衣钵之说,就连孤先前一直怀疑的冉求,据说也已经离开了曲阜,这么看来,言子渊门下再无可堪重任之人了呀。”
诸葛镜点了点头,说道:“大王认为言子渊想借着这一次的儒学盛会,再找一名关门弟子,好继承他的衣钵,因此才派出了我国几乎所有有名气的儒生。”
“是的。”
,秦王接着说道,“谁能被言子渊收为关门弟子,谁就极有可能是儒教下一代的掌教人。”
诸葛镜不置可否的摇了摇头道:“万一言子渊根本没有这个想法呢?”
秦王不解的看向诸葛镜:“言子渊虽然年岁已高,但是毕竟还清醒,总要顾及身后的事。”
诸葛镜笑了笑道:“言子渊收徒,首看心性,次看天赋。
可是要打磨一个人的心性,绝不是十年内能做到的事情,言子渊即便有心收徒,却也没有时间去打磨了。
我曾一度以为,冉求就是下一任的儒教掌教人,但是事实证明不是。”
秦王皱了皱眉头,问道:“依照先生所说,言子渊不为自己找接班人,那儒教往后又该怎么办?岂不是群龙无首了?”
诸葛镜却不回答这个问题,反而问道:“大王可知在下是哪一流派的人么?”
秦王笑道:“诸葛先生精通儒法道墨等十家流派,实在是深不可测。”
诸葛镜哈哈一笑,似乎很满意秦王的夸赞,但是他转而眯起双眼,说道:“其实在下最为推崇法家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