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到了米店,一进门,打杂的问他们:“要什么米。”

“普通米,多少文一斤。”

“一斤15文。”

“买5斤。”

回到家已天黑了,没有油灯,蜡烛,晚上简单洗洗,喝白开水,就睡觉了。

——————一年后

他们一个17岁,一个15岁,他们这一年转了三百两多,中间过程很艰难,还是洛平生病的时候,镇上的大夫好心告诉他的解决办法,因为她那个时候没有多少文钱,去后山采药,来治疗洛平。

大夫来拿一些药材,叫她来认识。

代了防身工具,到了后山的第一回,一些药材之中错误了,第二回,遇到一些动物,吓得瑟瑟发抖,利用手里的工具,能回到家的,第三回这些草药找到了,也没错了。

大夫告诉她药材怎么方式来煮药的,洛颖给了十几文钱。

洛平用了一半,还剩一半,准备去镇上药堂(名称)卖了。

整理,装上,走起。

镇上,他们找到了药堂,“请问这里收药材吗。”

“收的,是什么药材。”

“是一些发烧时候吃的药材。”

“哦,我来看看。”

大夫翻了翻,“不错,我就给10文一斤。”

“行啊。”

洛颖不太知道药材的事情,“大夫,你这可缺什么药材吗,我可以找,你再收的,可好。”

大夫犹豫了一会“这倒可以。”

就这样,连绣房里的和酒楼里的钱加上药材300多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