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刘表一系坐稳了荆州,他蔡氏一族才有可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如果北投曹操,对于他来说最多不过封侯,而且还很有可能只是虚封,与今大权在握,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周不疑也就是吃定了他这一点,才完全不相信他会主动投曹,最多只是亲曹而已。
    虽然蔡瑁与曹操年少时期曾是故交,但是一旦牵扯到这种权力利益之争,父子兄弟都有可能反目成仇,何况只是故交。
    蒯越等人没有外戚这层关系依靠,与刘表一系的关系就要远了很多,反倒没了顾虑。
    对他们来说,只有不打仗,家族才能继续是荆州的大家族。
    而且一旦北投,有了朝廷的名正言顺,不管职位还是爵位都有可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亲曹与投曹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决定了胳膊肘子向哪拐的根本性立场问题。
    这也是周不疑敢于交浅言深,离间二人的原因。
    “而且少公子身边,除了你和张允之外,韩嵩、傅巽、王粲都是能说的上话的。
    如果他们抱团,将军怕是要孤掌难鸣吧?一旦到了那时候,将军又将何以自处?”
    蔡瑁闻言,不由地陷入深深的震撼之中。
    他之前多少也听到一些风声,只是没有周不疑分析的这么透彻而已。
    一时之间,连手中的水碗惊掉下来而不自知……
    只听周不疑继续说道:“不瞒蔡将军,前阵子他专门来找过我舅父,不但要给我安排个职位,还在舅父面前特意提起袁本初二子之事。
    你觉得,他如今会是何种心思?”
    袁本初的两个儿子袁熙袁尚最终均为曹操所灭的事,蔡瑁心中自然十分清楚,心里紧绷的那一根弦,顿时被这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
    “那以小郎君的意思,又该如何?”
    蔡瑁不由地颤抖着声音问道。
    “釜底抽薪!
    没了蒯越,韩嵩、傅巽、王粲诸人就成了没牙的大老虎,还能奈你何?”
    周不疑郑重地说道。
    “杀了他?”
    蔡瑁闻言一惊。
    “不!”
    周不疑摇了摇头,“你杀不了他!
    如今你二人交恶,他对你必然是防之甚严。”
    “为今之计,只有建议刘牧将他远远支开,再徐徐剥夺军权!”
    “那他如何肯答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