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番相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你这总结很是到位。
    那智瑶执政后,又起风波。”
    计然手捻胡须再次讲起。
    那赵无恤担任下军将,在守孝期间,脑海中时刻想起父亲说的北戎代国,如今赵氏仍不够强大,如能将代国纳入赵氏,那便解决了后顾之忧。
    心中有了想法便登上夏屋山察看代国风情,远远望去,代国一片繁荣景象,更加心动。
    回去之后,便派人前去代国求亲,欲将结界嫁给代国君主。
    那代国君主自是欢喜,双方互通,并不断送好马给赵氏。
    公元前471年,赵无恤邀请代国君主,相聚于夏屋山,在酒宴上,赵无恤早已安排下埋伏陷阱,斟酒的人在行斟时,趁机用斟酒用的铜勺击杀代王及其从官。
    代王一死,赵军随即兴兵伐代,一举占领代国,将其领土并入赵氏版图。
    赵无恤的姐姐听闻此恶讯,泣而呼天,拔下发笄自刺而死,此事令赵无恤无比后悔,回念亲情,将代地封给赵周。
    这天下大乱,必有异象。
    公元前467年,有彗星出现,那彗星一现,必有祸事。
    公元前466年,晋军围攻郑国都城郑(今河南新郑)的作战,智瑶与赵无恤共同出征。
    智瑶命令赵无恤亲自攻城,声称是让其发扬赵氏风采。
    赵无恤知道这不是好差事,若胜也是损失赵氏子弟,若败,则丢尽赵氏威风还有可能招到智瑶弹劾。
    赵无恤思虑一番便委婉拒绝出战并说道:“我赵氏子弟多年讨伐范氏、士氏逆党,元气大伤,若由我来主攻,万一失手,将失我晋国之威。
    且此番智上卿领队出征,当打出上卿威风,合该上卿出兵。”
    。
    智瑶也几乎料到赵无恤不会出战,只是想通过这个事情打击赵氏,便当中开口道:“赵简子怎么会立你这种丑陋、懦弱之人为继承人,当真是丢尽赵氏的脸面。”
    赵无恤闻言,只好自我解释道:“先父立我,因为我能隐忍,这对赵氏没有坏处。”
    荀瑶见计不能得逞,只好亲自领晋军。
    正在围攻郑国之际,国内来报,晋国发生地动,七日不绝,房屋多损坏,死伤无数。
    那智瑶大惊,急忙班师回朝,筑高台,杀牲祭,祈苍天。
    四年后,也就是公元前462年,两人又一次共同伐郑。
    当时两人所带的将士讨伐郑国是绰绰有余的,所以智瑶他就来说志得意满,觉得胜利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就带着大夫们一起喝酒作乐。
    就在这次的酒桌上面,他喝的有点多,醉醺醺的时候,看到了赵无恤。
    而当时所有的人都在喝酒,只有赵无恤没有喝,给出的理由是他认为这是在两军阵营之前,应该保持清醒。
    但是智瑶甚感恼怒,本卿请诸位饮酒,这赵无恤竟然不饮,如此不给脸面。
    想到此,智瑶举起酒器向赵无恤敬酒。
    但是不管他怎么劝,赵无恤就是不喝,三番四次的劝还是不喝,瞬间火起,他降低身份过来劝酒,可是对方就是不喝,难道是看不起他?越想越生气,再看见对方那张脸就更生气了,于是他在一怒之下直接将手里的酒樽直接砸到了对方的脸上,瞬间就开花了,砸的赵无恤满脸鲜血。
    当时跟随赵无恤的大夫就忍不了了,要求公子同意杀掉对方,用他鲜血洗刷耻辱。
    那赵无恤以衣袖擦拭脸上的血迹,虽心中怒火高涨,但还是压了下来。
    对大夫们说,他父亲之所以选他做继承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他可以忍辱负重。
    计然说道此,长叹了一口气:“那赵无恤虽然隐忍下来,但此事已传遍晋国及周边诸国,大家都已知道那智氏、赵氏之间已结成深仇,日后必有爆发的一天。
    这番看来,那晋国又将是一番动荡和混乱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