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了,从早上到下午,除去中午短暂的休息,每天排着整齐的队出去,然后用松散的身体回来。
    在操场上晒得快要化了,站得快要麻了,听的口令多得快要烦了,教官像是随时都要暴躁症发作。
    甚至期间还重新分配了宿舍,里河独自把东西全都搬到另一个宿舍再重新规整好,好不轻松。
    总之,里河的全身心都很疲倦,从脚趾到每一根头发丝,每时每刻不在嘶吼出一个字:“累”
    。
    早上一睁眼,里河就想在嘴上装个拉链关上它,最好一整天都不要讲话。
    然而宿舍里总是会有人在早上叽叽喳喳地说很多话,还会有一搭没一搭地跟大家聊天。
    里河很佩服她一大早就能拥有的满满活力,她不行,回复别人的话能用简单的一两个字来回答的绝不说出完整的一个句子:“嗯”
    “好”
    “没错”
    “不行”
    “我累”
    。
    比大脑率先醒过来的,绝不可能是里河的胃口,甚至它是最晚睡晚起的那一个。
    前一天晚上临睡前里河就开始琢磨明天早上吃什么,琢磨到她嘴里开始分泌口水才沉沉睡去,但第二天等到里河穿好衣服洗漱完,走到餐厅看到早饭,她的胃口还没醒过来,甚至在告诉她“别吃了,再回去睡会”
    。
    里河只能放弃餐厅里油腻腻的东西,这也就意味着她放弃了绝大部分的早点。
    她要一碗粥和一个鸡蛋,或者一小碗面条,吃完这些里河的肚子才有了胀胀的感觉。
    之所以不用“饱腹”
    这两个更为考究的字,是因为即便当时里河觉得怎么也吃不下了,胃收到她的意识,好像乖乖听了她的话,没再逼她多吃就去努力工作了。
    然后当里河终于从上午的站军姿熬到了练习行进和跑步,肚子的指令会在十一点左右准时响起,它在埋怨里河“说了让你多吃一点的,你不听,现在饿了吧”
    。
    里河骂它“狡猾!”
    ,有心计的“胃”
    不能用正性的形容词,中性也不可以。
    然后里河开始盘算着还有多久能解散,她要抓到水杯、回到教室、背好书包、拿好饭卡就尽快去往食堂。
    跟里河军训时解散时间的不确定性不同,与她一同竞争的还有高二和高三的准点下课这项“硬性要求”
    。
    解散得早了,任意饭菜随君挑选;解散得晚了,残羹剩饭挑挑拣拣。
    所以里河的肠胃松弛着,但大脑时刻在紧绷,她在等待教官嘴里说出那世间最美好的五个字“好,原地解散”
    。
    舍友看到里河迅速的一系列行动,笑骂她“里河,你饿死鬼重生啊。”
    里河不以为然,抓住她的手“啥都别说了,我们快走!”
    如果说只有住宿的学生才会去吃的中午饭是一条小坎的话,那全校人都要去吃的晚饭就是一座泰山,还是缆道坏了只能步行上去的那种。
    学校本着人文主义让高三生在下午第四节自习时早下课十分钟,但剩下的的学生在听到高三下课铃声时就已按捺不住了,他们互相报信“还有十分钟了”
    ,然后找好饭卡,随时准备夺门而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