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孔明晕厥,一觉醒来,却是在水镜先生庄内。
    时水镜先生正于堂上讲读《周易》,看到孔明伏于案上,乃厉声责曰:“夫古来欲求学者皆须先诚其心,诚心要在用敬,孔明,你可知之?”
    孔明自知理屈,一时羞愧满面。
    原来孔明年方十三,对易之奥妙并未会心,一时之间竟睡着了。
    司马徽乃徐徐言曰:“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
    君子须修己以敬。
    夫,易者弥纶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
    方今天下大乱,正成就不世功名之时。
    尔等诸人欲包藏宇宙、吞吐天地,不可不详查易理。”
    孔明乃用心静听,频频点头。
    旁有一人起而问曰:“先生,吾闻文王创八卦,易始得成,可得闻乎?“孔明视之,乃石涛也。
    原来石涛、徐庶俱颍川人。
    庶自幼师从庞德公修习剑术,故年少好斗,曾与人比武,不意却误伤人命,酿下大祸,遭官府缉拿。
    庶与石涛交好。
    涛字广元,身长七尺有五,孔武有力,与庶同师从庞德公。
    庶获罪被执,县吏将其敷于车上,游于闹市之中。
    广元乃呼引同伴,杀退兵士,随庶逃逸。
    庶母探得消息,遂命庶改头换面,随广元俱至司马徽庄上。
    徽乃荆襄大儒,生得松形鹤骨,道号水镜先生。
    其人德性高雅,五经、诸子无所不览,算术、卜数、医药、弓弩无所不通,尤善易理。
    汉初平元年,司马徽于家中开设私学,讲论义理,远近求学者络绎不绝。
    徽与庞德公乃是挚友。
    庞德公长徽十岁,徽以兄事之。
    一日,庞德公外出未归,徽至其家饥饿难耐,乃命造饭,庞德公妻子遂为之筹备酒肉菜肴。
    司马徽闲来无事,转至后院,见一少年正操剑习武。
    徽观之良久,长叹一声,曰:“此剑虽好,然终不能尽其锋芒,惜哉!
    惜哉!”
    说话间,庞德公已归,急忙来唤司马徽:“德操何来太急,此吾劣徒单福,秉性虽好,然但好击剑,无心向学,恐以后尚需劳烦吾弟。”
    说罢,命单福相见,三人遂相伴而去。
    却说当下司马徽听得石涛发问,乃曰:“易者,创自伏羲,成之文王。
    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乃创立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等八纯卦。
    后文王困居羑里,将八卦两两重叠,演为六十四经卦,其子周公又于每卦下配卦爻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