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四捧了一手的松子,跟宋悲言相对而磕。
    甘乐意的小院子里滚起薄烟,是他正在烹煮药汁,以便检验几个死去的小姑娘服下的是什么毒。
    药汁已经熬了十几罐,但怎么验都没有结果。
    “今天要验哪种毒?”
    阿四问。
    “不验毒。”
    宋悲言说,“几乎所有的毒都验过了,甘令史说开始验点儿别的。”
    仵作这一行验毒和捡骨往往要花最多时间。
    甘乐意一直想捣鼓一种能检验绝大部分毒素的玩意儿,但各种药草的药性相生相克,实在找不到有什么能简单快捷地验毒。
    他只能一个个地推敲,因中毒者喉头呈现青紫色,他便推断了几种中毒症状为皮肤泛出青紫色的毒,一个个地检查试验。
    但全都不是。
    “不是毒是什么?”
    阿四十分好奇。
    “我也不知道。”
    宋悲言十分坦诚。
    “难道她们不是中毒而死的?”
    “甘令史的意思是,确实是毒,但可能不是我们平时常见的那些毒。”
    阿四咔咔咔地剥松子,若有所思。
    “我想起一件事儿。”
    他说,“你知道木棉人么?”
    宋悲言老实道:“不晓得。”
    当年庆安城的木棉人事件阿四并未经历,只是后来帮着司马凤整理卷籍时看到一二。
    那位凶手在行凶的时候也用了毒,却不是常见的毒素,而是他在收药途中偶然发现的混合草药。
    那草药十分怪异,检验不出痕迹,当时着实令庆安的巡捕和仵作大大头疼了一番。
    “世间的药和毒都有千千万种,谁都不敢打包票说全都认识。”
    宋悲言说,“我觉得这个挺正常的。”
    “若是那毒是多种草药混合而成,岂不是更难验出?”
    阿四说。
    宋悲言摇摇头:“不是这样的。”
    中药配比讲究配伍,调毒其实也是同理。
    配伍是指根据病人实际病情,选择不同的药物配合治疗,其中这一味多少,那一味多少,都极有讲究。
    配伍中有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等七种说法,又称为“七情”
    。
    宋悲言跟阿四解释道:“是药三分毒,《内经》将药分为大毒、常毒、小毒和无毒,说的就是这个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