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台上班的管艳,领导还没有安排她做民生新闻栏目的主持。
    她大部分时间还是和其他记者一样,天天在外面跑新闻。
    说实话,深圳这个地方还真是个出新闻的地方。
    她们栏目是做社会新闻的,报料电话每天打个不停,不是投诉企业欠薪的,就是哪儿垃圾成堆没有人管或者说又连环撞车了。
    可是像企业欠薪的新闻,他们又没办法做。
    按照上级的说法就是这些新闻把握不好,会影响稳定。
    栏目每天采访回来的新闻都是一些诸如什么小区的卫生、汽车追尾等鸡毛蒜皮的小事。
    久而久之,一个老百姓喜欢的名牌栏目给搞得啥也不是。
    特别是几次采访企业欠薪都不成功,她更没有什么激情了,每天懒洋洋地在办公室什么事也不想干。
    刘建成看到管艳这种精神状态,故意说:“你不会吧?从事新闻工作还不到两年就没了激情,那看来你不是做新闻的料。”
    其实,管艳心里明白他的意思“刘建成我是不是这块料自己心里清楚。
    现在,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许碰,你说我们能有激情吗?”
    “你呀!
    才来深圳,你还不懂。
    不要说我们区台,就是市台也和我们一样,涉及到敏感问题,不是和我们一样无奈。
    告诉你吧,有一些东西还是要慎重的。
    这里毕竟离港澳近,意识形态非常重要。”
    管艳想想有道理。
    不过,管艳对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因为她不做记者,将来还可以做栏目主持,那样,比记者风光多了。
    可一想到做主播管艳又没劲,更无奈。
    不知为啥,每次找到台领导问自己什么时间可以做主播了,领导总是有各种理由说,快了,快了。
    “诶,刘建成,为什么领导说话不算数呢?”
    “什么不算数。”
    刘建成听到管艳一句莫名其妙的话,还真的不知道她指的是什么?
    “你不会傻吧?还是故意的?我们栏目刚改版时,领导不是说过我可以做主播嘛。”
    “噢……”
    刘建成一句长长的托音,让管艳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那你说说,为何这么久没有反应呢?”
    “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叫我怎么回答你?”
    “就按照你在台里呆得时间长,了解领导办事风格来分析嘛!
    “那!
    这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了。
    我看,这个问题你还是找你老乡黄学东分析分析。”
    “好呀,刘建成你还在我面前摆谱哦!”
    “不是我摆谱,有些东西说不明白的。”
    刘建成感觉委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