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个人要生活得充实、幸福,除去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外,还要有一个好的心态。何为好的心态?也就是正常心态:胜之,不骄横;败之,不气馁。对上,不逢迎;对下,不呵斥,平视做人。寥寥数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我们常常听到那些东窗事发的官僚们,在高墙之内发出后悔的慨叹:“假如让我重新选择,我一定要加强世界观的改造,一心一意为人民。”晚了!早怎么不这么想?位高权重时,如果能够这样想,何至于锁链缠身呢!可话又说出来,这种人,即使让他重新选择,谁又敢保证他不会重蹈覆辙呢?
十年前迷上了庄子,感到内心清净了许多。我就想,那些官员、老板都应该读读道家的文字。最近,对儒家言论又增添了一些好感。我又想,多想想人间的苦难,对自己是一种新的磨砺。于是,我得出一个感悟:失意的文化人不妨读读儒家学说,多从入世的角度感悟人生,那样,你的心态会增加不少柔韧度;得意的政客最好经常到道家的文字里沐浴一下,可以阻止自己的灵魂向泥潭滑翔。
前几日,突然看到诗人北岛的一段文字,说的是诗人写散文的感悟。北岛说,一个诗人写写散文,至少不会自杀。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诗人写诗,往往追求完美和极致,就像射击,总想瞄准靶心,希望打个十环。一旦打了九环,或者更少些,便会沮丧、落魄;如果结果更坏,脱了靶,便会处在深深的自责中,严重的时候,便想到了自残。而写散文,就像是散步,可以随意、朴素,直着走可以,拐弯也没人拦你,这种弹性,可以让写作者有一个更好的心态。
一个好的心态也反映在看问题的角度上。我经常去论坛转悠,见那里的网友吵得不可开交。如对解放后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如何看待,出现了两种水火不容的观点,一种认为前三十年才是和谐社会,后三十年把人民推进了火坑;另一种则认为,是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了富裕,前三十年,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很少有人能够客观公正地论述两个阶段的继承关系。前不久,在济南书店看到一本书,是一位女学者撰写的。这本书的封底有她的一段话,我看了后久久无语,专家就是专家,看问题的角度就是与众不同。她的思维没有落入非此即彼的巢穴,而是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建国前后的各个阶段。她说:“1919年至1949年,我国是战争立国;1949年至1978年我国是政治立国;1978年至2008年我国是经济立国;2008年以后,我国应该用文化立国。”这样一梳理,我们国家发展的脉络就清晰了。
我反省自己,我为什么就没有这样的思维呢?看来还是我的心态不够好。只有好的心态,才能够处境好时高瞻远瞩,处境差时积蓄力量。反之,则胜利后冲昏头脑,失败后怨天尤人。
看来,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对一个人的成熟与成功至关重要。
2009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