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大人就是大人,租店面,装修,买桌椅有了赵杰的加入,事情办得又快又好,选了一个,嗯,陈老爷子口中的黄道吉日,他们的小店顺利开张了。
鞭炮噼哩啪啦响得那叫一个欢,陈老爷子又领着那帮老人家过来热热闹闹捧了一回场。董洁偷偷在心底想:这是不是就叫做饭托呀?
烤肉、饺子、凉皮、麻辣烫,对了,门口还摆着一个冰棍箱,热闹的气氛从开张那天,就一直延续了下来。几个邻居大妈仍旧过来帮忙,不过,已经开始正式领工资了。
老实说,做美食,是董洁的兴趣,以此谋生,感觉就不是那么美妙了。
嘿嘿,年龄小的优势在这个时候体现出来了,赵杰和大山揽过了所有的活,把她像小公主一样供了起来。
也不是她故意偷懒啦,实在是,唔,她现在心里揣了另一件事。
这话说来也不长,就从买桌椅那天算起。
店里要用的桌椅,大概的样式和摆放方式,她当然都参考后世的模式,连说带画解释给另两人听,得到了两人的大力赞同,于是大山就带着她这位设计师去采购了。
先去了旧货市场。
这个时候的旧货市场,算不上繁荣,甚至有些冷清。摆摊的不多,旧书旧期刊,铜钱像章,锅碗瓢盆,种类倒也齐全,也有卖瓷器的,一眼看上去,就能看得出有年头的旧家具也有一些,最后虽然没有买到他们想要的桌椅,董洁却觉得不虚此行。
从前,她记得自己家中的旧家具陆陆续续最后都卖了,到底是哪一年呢?她极力回忆,八七年,八八年,还是八九年?反正那几年收旧家具的特多。很多年后,她接触到相关知识,才知道旧家具中,有些东西特别值钱,知道曾经不经意卖出的小物件,有的可以称做古董。工作后,更有一个同事,家里在老北京的琉璃厂开了间古玩店,经常过去玩,也多少知道了一些相关知识,中央二台后来办的一个栏目,叫做鉴宝,她很喜欢,有时间都会看。也在偶然中看到中央十频道的一期节目,国宝档案,里面介绍了一些关于紫檀黄花梨红木,拍出天价的家具。
沈阳,嗯,虽然不如六朝古都西安的文化底蕴深厚,也比不上北京做为古玩集中地的雄厚实力,但沈阳自有它优势的一面。
最后一任王朝,清朝,从白山黑水的关外之地进入中原腹地,沈阳,是他们很看重的一座城市,沈阳故宫可以证明这点。民国时,最后一任皇帝溥仪来到东三省,更带来了大量珍品孤品,兵慌马乱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这里找到宝贝的机率很高哦,唔,据说,八二八三年,盗墓的人也不少,许多墓中出来的好东西,也会低价流入民间。
她想做点实事,留下点什么,见证她走过的这段岁月。她不要多年以后,回头审视这段历史,空留一声:时间过得真快啊,这种空白式的感叹。虽然做不到每天都过得充实,最起码要踩几个清晰的脚印。
读史使人明智,谁都不能遗忘昨天,而发生在昨天的往事,不管曾经多么轰轰烈烈过,史书只用短短几行,便把一切说尽。而古董,做为实实在在的见证者,却能让人穿越时空的限制,用手真实触摸那一段历史。
是的,可以想像一下,同样一个知了声声鸣叫的午后,或者雨打芭蕉点点愁的黄昏,几百上千年的时光在一刹那重合,两双手以同样的姿势,怀着相似的心情,手指在同一件物品上再三流连。
她倒不是存了做古玩的心思,首先自己真的很喜欢这些东西,再者,所谓古董,可都有巨大的升值空间,现在下手,买到珍品的机会极大,就这样白白放过,不能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