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闹。”
    冷冽低沉的男子嗓音,一听即知是陛下在低斥。
    年轻的小车夫抬眼只看见帘子一晃,没看见人,就又把头低了下去。
    随后听见马车里的声音放轻了,好似是女人软玉相求,和男人起先岿然不动,而后不得不妥协的场面。
    他一个激灵,陡然想起箫钧箫校尉的话,把耳朵一闭,不敢多听。
    德碌先下了马车,嘱咐他找地儿把车停好,就去伺候两位主子下车。
    费得这一番功夫,京畿衙门的人已经赶来疏散人群,阻止肇事者。
    可惜领头的两人背景深,即使是衙门里办事的差役也不敢擅自抓人,只随便抓了两人说是肇事者就回去交差。
    宝琢不知道里面的门道,往前一看,百姓已满足了八卦*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徒阳春坊坊门前一地狼藉。
    她很不满的嗔皇帝一眼:“都怨你拦着我。”
    “德碌,扶你乌娘子回马车。”
    宝琢识时务,当即服软,笑吟吟地又来哄他,说来说去就是“好陛下”
    “陛下好”
    愣把人哄进了庆芳楼里。
    比起坊门前,这楼前可是干净多了,里头屏风、食案、长席一律摆放齐整,不见丁点损毁。
    不过是门槛上多让人踩了几个脚印,看上去倒是人流兴旺。
    台上还有戏子在咿咿呀呀的唱,台下也仍有人不受外面的厮杀所扰,一阵捧场叫好。
    她一见这情形就去挽皇帝的胳膊,但又不敢全挽上,只扯着点儿胳膊肘上的衣衫布,凑近了,压低声小八卦:“看来这里的主人挺有手腕的。”
    宗政抬了抬胳膊,在她的手掉下去时又自然地牵住,把人牵了进去。
    “听戏就是了。”
    他扔下一句,抬脚就迈进去。
    他们俩这一回乔装打扮并非是普通百姓,毕竟伺候的人不能不带。
    既然要带人,按照贵族人家出行的规矩,这车夫、婢女、下人,更甚者甲士豪奴缺一不可。
    这阵仗一摆出来,里头店主人颠颠儿就跑过来了。
    大厅拼席绝无可能,店主人清了楼上一间大厢房,上茶上点心,又陪宝琢聊了几句,满足她的好奇心后,这才下去照顾生意了。
    据说那位小黄莺受了惊吓,嗓子闭锁暂时不能唱了。
    宝琢可惜了一阵,就聚精会神听起戏来。
    台上正唱是另一位台柱子,身段柔软,嗓音亮堂,对于宝琢这种不听戏只听故事的人来说,实在差不了多少。
    她想听小黄莺唱,也是因为他是那个点火的火源才感兴趣。
    对方唱的是一出后世有名的《会真记》,赶考书生救助兵变下遇难的崔氏母女,崔母设宴答谢,却使书生看中了崔莺莺的美貌,托红娘寄情寄书,诱惑崔莺莺与他相见相知,最终赴京赶考辜负了她。
    这戏,常常是女子听之落泪,男子闻之咂嘴,又是骄傲又是意气风发,想着怎么他们就没摊上这样的好事。
    即便是德碌这样没了根的,也难免多愁善感,一会儿痛斥张生无礼,一会儿同情莺莺可怜,让宝琢笑到拍桌:“这热闹不是你的,你凑也凑不了!”
    他这样,竟然让她想起现代的gay蜜,设身处地为妹子着想,甭提多贴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