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过程。后者,已不完全是同一母体,而是一个人情感的祖国。一九八六年,当恩美和丈夫路第一次回到中国时,她感到自己人格的完善。“当我的脚触到中国的土地时,我顿时变成了中国人。我知道自己从来不完全是个中国人,我却总是感到那种联系,而一刹那我有一种完整的感受。就像拥有父亲和母亲,我拥有中国和美国,因此一切都归于完整了。”
她在这次旅行中找到了和母亲失散了三十多年的两个姐姐,她们是母亲第一次婚姻留下的。因此那个“完整”也具有实质的意义。
餐桌上恩美的丈夫路德马太坐在右侧。他和恩美是大学开始相爱的。在恩美不从母志以语言学硕士完成学业后,他们开始了美满的婚姻生活。路是个税务律师,个性沉稳可靠,长久以来是恩美最坚稳的情感支撑。他的意大利血统似乎从不影响他对恩美的理解。他理解恩美时起时伏的感情和情绪,理解她生存于创作时空与现实时空的两重自我,理解她丰富的同情心。她的文学编辑患了癌症,她不断流泪了几天后,决定为编辑租下一栋三面环窗的公寓,让她总能看见纽约的日出日落,静静度她病痛的时日。路理解恩美一次次去中国旅行。最后一次是为中国被弃婴儿募捐。它虽然不是一次顺利和成功的旅行,路却仍是百分之百的理解和支持她。他理解她那些不大众化的举动,比如,在今晚的晚会上肩上始终挎一只小形黑色尼龙旅行包。有的客人刚进门诧异,问她背着行李是否要出门。她回答包里装的是只十个月的小狗——她怕人来人往纷乱的脚步会伤了它,也怕它见不惯那么多客人而紧张,那样把它背在身上它会感到安全。路对妻子全部理解。
坐在对面的是恩美的弟弟。他常常想到恩美同他一同度过的童年。她一直是个富有同情心的人,有一度去为残疾孩子工作;对于稍弱的人和动物,恩美永远会给予同情和帮助。她也慷慨,经她介绍给自己经纪人从而开始文学生涯的作家已经不知多少位了。
靠门的一边坐着摄影师。几乎恩美所有被刊出的相片都出于他的手。他看着这个始终年轻的女作家,身材略嫌单薄却全是意志和力量。他始终在捕捉她的一瞥眼神一抹微笑;如同她小说中幽默机智的行文一样,她在日常生活中也常有独特的表达。她在讲她打算写的本世纪初中国移民生活的小说时说:“如果一个人有那种生活在想象中的奢侈,并且人家还付钱给你去进行这种奢侈,干吗不去享用它,去创造更不同于现实的东西呢?”
当人问到恩美:“你和你母亲现在的关系怎样?”
她回答:“我的书出来后,她就跑到各个书店去看,是否有卖,要是她看见那家书店没卖我的书,她就把人家训一顿。”她说到此出声地笑起来。
客要散了,路轻声问妻子,是否要他开车送母亲回去。恩美说:“她愿意留下来也行。愿意走就送她。反正尊重她的意愿吧。”
是否是这样的完整:以叛逆开端,以顺随和尊重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