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城外的官道上尘土飞扬,一匹枣红马正飞驰着。
    马上坐着两人,便是卫玠与崔凌薇,因卫玠不会骑马,就只好两人一马而行。
    出了杨家,卫玠便把事情说与了崔凌薇,而此时出城,便是崔凌薇想的主意。
    奔行了一段路后,崔凌薇皱着眉将马停了下来,她口中言道:“三郎,你这样,我是不好控马的。”
    原来卫玠坐在崔凌薇的身后,他没有着力的地方,便只好去拽那牵马的缰绳。
    如此一来,那缰绳受力不均,崔凌薇便很难控制马匹。
    她知道卫玠是初次,便轻声又道:“三郎,你别拉缰绳,抱着我。”
    说完,她起了羞意,脸颊生红。
    卫玠松了缰绳,犹豫了一下,他还是抱住了崔凌薇的纤腰。
    崔凌薇的腰盈盈一握、软若无骨,卫玠环抱着,不敢用力,也不敢抱紧。
    崔凌薇感觉到了他的紧张,也没多话,就驱马继续前行。
    可马一飞奔起来,卫玠那难看的姿势就维持不下去了,他不由得就抱紧了崔凌薇。
    如此,崔凌薇的脸更红,她轻声说道:“三郎,你抱疼我了,轻点。”
    卫玠赶紧松了手,换了一个姿势,崔凌薇这才好受了些,可她也不敢再驱马急行了。
    约莫两个时辰后,一个临湖军寨出现了在他们的眼前,崔凌薇便将马停了下来。
    “到了,你下去吧。”
    说话时,崔凌薇一直目视前方,她不敢去看卫玠。
    卫玠将手从她的腰间收了回来,动作笨拙的到了马下。
    此时,他在心中暗想,以后定要好生练习骑马,可他却没想到哪里有马供他去练。
    看着他那副狼狈不堪的样子,崔凌薇一路的羞意顿时没了,呵呵的笑出了声。
    听到她那银铃般的笑声,卫玠也尴尬得陪着笑了两声。
    然后,他望了望远处的军寨,又转过头来,问道:“崔家姐姐,那是何处,你为何要带我来这里?”
    对于来这里的原因,崔凌薇一直未说,卫玠此时是一头雾水。
    他说话时,崔凌薇也翻身下了马,动作飘逸自然,卫玠见了,更觉丢人。
    “那是太湖水寨,你不是要找人帮忙吗,那里就有人可以帮你。”
    说着,崔凌薇将缰绳递给了卫玠,“马,你来牵,这一路可累着我了。”
    说完,她也不看卫玠,径直就走向那水寨。
    卫玠知道这一路着实难为了崔凌薇,便依她所言,牵着马随在她身后,好似是她的随从。
    太湖位于苏州、常州、湖州交界处,湖上千帆竞航,湖中渔产丰富,养活了两岸三州无数的百姓。
    而这太湖水寨中驻扎了五千军士,守护着这一湖三州的两岸百姓。
    这里是军营重地,出入寨门自有官兵日夜把守。
    两人到了那寨门前,在门上值守的卫兵瞧见了,就高声喊道:“你们是何人,做什么的,速速报来!”
    卫玠与崔凌薇不过二人之数,又未携兵器,在此太平年间,那值守的卫兵并未紧张,反倒是一脸的笑意的与他人在谈论着什么。
    那卫兵话音落地,崔凌薇便走上前几步,从怀中摸出样东西,举至半空,展示给那几个卫兵看。
    接着,她高声喊道:“让你们的将军出来见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