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园,翠玲珑中,熙攘之声仍在。
    听了卫熙的那首诗后,书案边的众人仍然不知道是何意思。
    “卫兄,好不直爽。”
    乔宇思虑片刻,便不满道,“事情你既已知,为何又要如此故弄玄虚,刁难众家兄弟。”
    他这话便把卫熙,推到了众人的反面。
    身在圈子里的人,最怕受到圈内人的排挤。
    卫熙听罢,便立刻说道:“诸位,非是在下不明言,只是此事尚未有定论,在下实不敢妄自揣测。”
    他说的合情合理,众人听罢,便也不好太过追究。
    毕竟都是男儿,那般行事,只会徒增笑耳。
    正在此时,李翊领着一众仆人来到了翠玲珑。
    翠玲珑与明道堂本就不远,若非他要做些准备,本应早就到的。
    入了这里,闻听那喧哗之声,他便高声喊道:“诸位郎君,请暂歇片刻,萧使君有话与诸位说。”
    这番话落,那些熙攘之声顿时就没了,众家小郎纷纷坐回了原处。
    李翊侯了片刻,见众人坐定后,他才又言道:“在下转使君言,请众家郎君于此处赋诗一首,以供助兴之用。”
    “既是萧使君之命,我等莫敢不从。”
    陆子静跪坐于座,直身拱手又道,“只是此诗以何为题,还请先生告之。”
    “今日是中秋之会,自然以月为题。”
    这是古来的规矩,李翊无需请示。
    说完,他便让仆人将一应文房四宝送了过去。
    这一人一套,准备起来费时费力,他之前便在忙活此事。
    四宝送到,有人便落笔疾书,而有人却在皱眉苦思。
    而卫玠既没落笔,又没苦思,只是端坐在那,不言,不动,不表。
    过了良久,有人停了笔,李翊便走过去收拾纸卷。
    路过卫玠之时,因乔氏的吩咐,他便多看了几眼。
    他本不认识卫玠,是通过门房之人的辨认,这才识出来的。
    见卫玠一字不落,他没说什么。
    待将其他小郎的纸卷收完后,他复又走了回来。
    见纸上依然未着一字,他便轻声言道:“小郎君,不必强求,若是写不出,便罢了。”
    作诗本就是一种助兴的事情,强求是强求不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