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对论二
场中安静了片刻,卫玠静静立着,而其他人都在各自想着。
之后,萧璟又言道:“三郎,你的话可以说的再细些。”
“是。”
卫玠点头称是后,又说道,“此时,江北灾民南渡大江,苏州首当其冲。
这些人腹中饥饿,来此所求的便是粮食。
若官府不安抚,不赈济,灾民便会有怨。
日积怨,怨生乱,乱危局,后果不堪设想。
故而眼下最紧要的便是赈济灾民,使其活命,如此才可控制局势,不至于生出祸乱。”
“就此等见识,你也敢胡乱出言。”
卫成谋听罢,带着怒意道,“你以为我等是三岁小儿吗,还是说我等只为享乐,不知民情?”
他这话虽是明里指责卫玠,可暗地里还是为卫玠好的。
因为他说了这样的话,旁人便不好再用这样的言语攻击卫玠,而他到底是卫玠的父亲,怎样的话都不为过。
在他一旁的陆康,闻言笑了笑:“百计兄,不必动怒,少年人难免会如此。”
“不过三郎说的也是实情。”
萧璟倒是肯定了卫玠一句,“三郎,你再说说你的其二吧。”
卫玠收拾了一下思绪,又道,“这救命之粮虽然紧要,却只能治标,不可治本。”
他话音落,陆康便问道:“此话何解?”
卫玠闻言,转过身去。
“卫玠听闻,民间常有借贷,而于这借贷之事,又有句谚语,叫救急不救穷。
这其中之意,二位尊长与父亲想必都清楚,便是说救人只可救一时,不可救一世。”
说着,他停顿了一会,又言道,“这话虽然浅显,但放在如今却很合适。
江北灾荒,江东救之,今年或可为,但明年呢?”
卫玠说到这,就止了。
可他的意思,旁人也都听明白了。
“三郎,不满你说,此时苏州仓中渐空。
今日此宴,便是专为筹粮而设。”
萧璟说着,将那签过字的文书拿了出来,“你看看吧。”
见他如此,卫成谋出言道:“子玉,这不妥,文书不该给卫玠看。”
“无妨。”
萧璟笑着,摆了摆手,“我想三郎是知道轻重的人,他定然不会说出去的。”
之后,便有仆人将文书送到了卫玠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