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等等。到了去年冬天相王卯足了劲一把拿出五万两来许天行记录道:长安元年十月七日府中到账五万两令迁居西域都护府辖下已回言拒之银两不得已暂收计算利息一分。
许琼隐隐猜到为什么相王会忽然拿出这么多银子命令许天行一口气迁居到边境去那是因为长安元年的那场惊天变故那年七月由于太子的儿子、许琼的哥哥李重润和永泰郡主、武延基夫妇年轻气盛得罪了二张竟然被武后赐死。这三个人两个是武则天的孙子孙女一个是武则天的侄子竟然由于二张的谗言落到这个下场怎能不让李氏、武氏俱皆惊心?于是相王在情急之下扔出大把银子来命令许天行待着许琼这个李氏的隐藏血脉远走高飞。
而以武三思为的武氏集团实际上应该是更加心胆俱裂的人他们武氏倚靠着武后的亲情和宠信占据着朝中大部分的实权位置从很早以前就不再把李氏放在眼里并且在某段时间里还一度非常近距离地感受着皇帝宝座的存在。可是他们却忽略了二张二张知道自己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而强势的武氏也最终不会放过他们所以他们聪明地选择了弱势的李氏皇族在他们的鼓动下李显重新做回了太子这个结果已经在武氏众人的心里刺进了一根毒针。武三思不是笨人李显回来之后要和武氏联姻想把永泰公主嫁给武延基武三思想也不想一口答应这次的联姻分别给了武三思和李显很大的程度的安全感可是没多久变故又来了这次死了三个人三个身份十分高贵的人。
也许今年许天行的投靠二张行动便有一部分是针对着武三思的左右逢源计划许琼甚至想象也许许天行的奏疏里有武三思的名字可能就是因为已经和武三思的人接触过而武三思也许会认为奏疏中相王的名字只是许天行拉来陪衬的。这件事情到这里就十分清楚了也许相王根本就没有任何举动武三思也自然会在表面上打压许天行一阵子然后许天行会变本加厉地向二张行贿这个过程会使二张更加排除许天行的嫌疑。而这一切的一切许天行都不会自作主张要么是相王指使的要么是相王认为万无一失而点头同意过的。
许琼看完账簿之后一直掩卷沉思。
不错相王就像他后来的庙号“睿宗”那样是个聪明人甚至是个聪明到大智若愚的人而这世上还有很多东西是作假不来的!相王李旦的聪明使他退下皇帝位之后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权利可是这样的生存权利是多么的痛苦?他想方设法隐藏着自己讨好着一切和武后关系密切的人每天绞尽脑汁想着如何逃过某个对自己不利的事件如何打救一个忠于李氏皇族的臣子如何保护一个带有李氏皇族血脉的子孙。
不错庐陵王李显被贬了这个时候李弘已经被赐死李贤被废为庶人李旦作为武则天最小的儿子还没有坐热皇帝的位子就又被赶了下来。许琼觉得这个相王李旦并没有觉得灰心丧气乃至痛苦而是会觉得庆幸。
庆幸啊!
于是才有了现在这个一直努力屹立着不倒保护和帮助了无数宗族血脉的相王李旦。
而许琼这个李显最小的儿子无疑也应该是李旦最费尽心力要保护的人了。自己派人养活着太危险交给平民百姓又不放心寻来寻去寻到了许天行这个忠心有能力家境又好的人自己侄子是保住了以后的生活和教育也应该不成问题可是李旦每次看到许天行书信的时候或者想起许天行的时候又有多少沉重的内疚藏在心中呢?
许琼可以从相王李旦那一封封的书信中看出端倪他可以看出来李旦为了他许琼能活下去对许天行内疚和惭愧了整整十年这十年来李旦也都没过上好日子他一定每天都是忧心忡忡害怕哪个身边的亲人又遭到迫害害怕哪个忠于皇室的臣子又被武后翻脸无情害怕那颗被自己亲手送出去的幼苗受到任何来自神都洛阳的风波摧残。
从许琼到了许家或者说从许天行开始记这本密帐以来相王一共给许天行送来了十五万两白银另外还有一些田产珍玩。许琼不知道相王能有多少钱可是他也可以想象的到就算相王是武后留在身边的最后一个儿子可是他从皇帝的位子上下来时便已永远失去了权力他手上能有多少银子可供“挥霍”?如果他真的有钱也不会6陆续续那么多年每次送来银两最高不过一万两而在最后他恐惧到了极点的时候派人送来五万两应该已经是他能够拿出的全部财产了。
相王李旦为了许琼能活下去的希望一直在对许天行承担着最深的内疚!
“许天行是个什么人?可以盖棺定论了。”许琼默默想着:“他是个以忠诚为己任的臣子他是个普通人可是在不久的将来当他的事迹最终被记入史册的时候他将是个如天神一般高大的人。”
“而相王李旦呢”许琼也在问自己:“他又是什么样的人?他还没有死说不上盖棺定论可是对我这个未来的人来说也可以给他下一个最好的结论。他是个生来高贵的人本来应该是高高在上的可是和高大的许天行的比起来他却更像一个‘人’他不具有那种感动万千世人的特质可是他却是个完整的人是个真正的‘人’。”
山间的寒风吹拂着许琼单薄的衣衫他从这一夜的领会和思考中悠然醒来恍如大梦一场。
人啊人!
他已经不再拥有对“人”这种动物下某种定论的资格因为他在这一夜中深深地了解了两个人这两个人都是他所没有资格评价的。
人就是人。
和匆匆跑来听候吩咐的齐四对望了好久许琼悠悠一笑道:“薛兄请那个杀手卢沐彦吃顿饱饭我也要去和我王兄一起吃顿饱饭山中风凉莫非染了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