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秋华点头,略一沉思,已经提笔在纸上写下了一首七绝。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父亲昔年常说谢安石为人聪慧机敏,懂得失,知进退,所以才能保住陈郡谢氏盛宠不衰。
    他说谢安石是看懂了朝廷、看懂了君王,所以父亲以其为榜样,及时抽身退隐,这才能保得住沈家一门。”
    正是因为沈老爷子对于谢安的推崇,她才会在此时立刻想起了李白的这首《永王东巡歌》之一。
    “我只记得谢安有个侄女是有名的才女。”
    杨琼多少还是知道谢安的。
    “咏絮才女谢道韫。
    虽然所配非人,却能一生保持家风不堕。”
    沈秋华的嘴角弯起,却没有继续说下去。
    她的父亲既然如此推崇谢安,又怎么会不向她介绍谢道韫?沈秋华虽然并非以谢道韫为榜样,却也感叹其坚忍聪慧、豁达通透,并在幼年就立志绝不输此女。
    “对对,就是那句……呃……什么撒盐咏絮的?”
    杨琼想了半天觉得诗句就在嘴边,却说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正说着,顾老师回来了。
    一看桌子上刚刚写好的七绝,立刻大赞道:“好字啊!
    竟然比钢笔字还要好上五分!
    太让人意外了!”
    杨琼暗道:“当然比钢笔字好了。
    她写钢笔字还不到两个月呢,写毛笔字都二十多年了。
    这怎么比啊?”
    沈秋华只是微笑,却也没有谦虚。
    她是书法大家,若是还要谦虚,就显得矫情了。
    从美术组出来,杨琼道:“你真是块美玉,想藏都藏不住。”
    “既然是美玉,又何必要藏呢?”
    沈秋华不图名利,只图一套好的文房四宝。
    一晃开学的日子就到了。
    九月一日正好是周一,休息了一个假期的学生们回到了学校。
    平日里安静的教学楼立刻喧闹起来。
    沈秋华早上一进楼就是一皱眉。
    她素来是喜静的,学生没来之前觉得这的环境简直太好了。
    没想到开学第一天就吵闹成这样。
    “学生一来,这楼里楼外可就热闹喽。”
    王老师感慨了一句。
    早上进行了新学期的第一次升旗仪式。
    沈秋华看着新鲜,认认真真地从头看到尾。
    回来后很快就打了第一节课的上课铃,也是她的第一节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