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猪猪小说网 www.zzmszg.com,最快更新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最新章节!

    诸位帝王凭借着高超的政治敏锐度,嗅到了这篇文字背后隐然的不同寻常的气息,而各朝的文士更多却是关注到了文章本身。

    中唐。

    白居易面带犹疑。文人相轻,自古皆然,对这篇抢了他“位置”的文章,他其实是怀了几分挑剔的态度的。就算他现在还没有写出琵琶行,但他对自己的诗文是有信心的。

    可是,这篇故都的秋,他从未见过此种写法。

    细究文章风致,确实源于宋玉悲秋,又含有赏味之意。观其文句,多为俚俗之辞,却暗藏雅人深致。明明是新文学之形式,却有旧文学之韵味,郁达夫所写,莫非是过渡之章”

    他的看法和先辈褚遂良不谋而后,却在其上又更近了一步。

    白行简听罢若有所思 这新文学的写法,与兄长作诗之旨似乎暗合作为弟弟,白行简当然知道自家兄长要求作诗使“老妪能解”的主张。白居易颔首 “此种行文,确实更为易懂,但如此文章,与政教之用有何关涉”

    受杜诗的启发,他愈发认同诗经与汉乐府之辞中的怨刺篇章,上次水镜结束后,他重读各篇,并与元微之探讨商议,逐渐对新乐府运动之旨有了较为完善的思考。

    诗文都应当讽喻现实、针砭时弊,郁达夫此文感秋意,述秋怀,却不过是嘲风雪、弄花草的篇章,即使老弱妇孺能解,与现实的联系又在哪里呢

    想到这里,他又摇摇头 美则美矣,可惜六义俱缺。

    这么看感觉也比不上我的诗啊

    白居易又开始不平了。

    与他不同的是,明清两代的文人对这篇文章的接受度就高多了。

    刚刚还因为舞到正主面前而社死的冯梦龙读完之后,眼前就是一亮。

    因为爱极歌妓候慧卿,他多行走于姑苏茶楼酒馆之间,逐渐地便对民间偏什熟悉了起来。民间风情泼辣质朴,所爱俱是俚俗之辞,却隐然有活泼风致,与时下道学家宣扬的板滞文章截然不同。自己惯读的诗文,竟是难以承载这种鲜活之气

    他一边惊讶,一边尝试着运用民间谚语来著书,而此时水镜上展示的文章,相较起来竟更加晓易他迅速作出判断

    这种行文既可迅速流传于市井,又隐有

    雅韵,暗合文士之心,倒是极为适合写话本话说回来,后世既有如此语言,他们的文士写不写话本子啊

    清朝。

    曹雪芹一边品味一边频频点头 “这些文字通畅易懂又蕴含诗意,虽与古不同,却不失为好言语,足可借鉴

    书斋中的蒲松龄亦是颇感兴趣 “既有传奇、诗赋的风致,又有宋元、前明话本之俚俗,后世文学风气颇新

    和冯梦龙一样,曹雪芹与蒲松龄二人也不约而同想到这种语言在小说创作上的优势,纷纷拿出纸笔,将水镜上的文字抄录下来,预备结束后再精研深味,借鉴一二。

    大家应该读完了,我们一起来看。这篇文章给大家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呢多数人可能会回答,美。

    的确,美的呈现来源于优美的语言,亦得益于作者精巧的匠心。

    先看标题,故都的秋。故都,点名地点;秋,明确写作对象。故都,指的是北京,那时还叫北平。

    北京大家知道,是明清两朝的首都。当年,明成祖朱棣为了弥合南北,并戍卫边地,将国都从南京迁到了北平,并更名为京,从此开启了有明一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风骨。后来清兵入关,取代明朝,仍然将北京作为国都。

    “故都”两个字,本身就具有浓烈的历史意味,暗含眷恋的情怀,将“秋”与“故都”并举,其实是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

    奉天殿。

    朱元璋猛然抬头看向朱棣 “你迁都了”

    朱棣一脸懵 “我不知道啊”

    朱元璋冷哼一声 “那北平是你的封地吧,倒也知道往北。”

    南北之事亦在朱元璋的考虑之中,他本想效法汉唐,迁都长安,结果水镜这时候甩下个惊天炸雷,说朱棣迁都北平了

    朱元璋心情颇有些矛盾,朱棣迁都,就是说自己的迁都计划未能实现呗

    平心而论,北元仍有觊觎之心,长安并非御边的绝佳之地,这一点他也有考虑。倒是北平,恰似屏障,据守其地便可御敌于国门之外。朱棣竟然有如此魄力,直接将国都迁往北平

    朱元璋微妙地生出了一种虎父无犬子的感觉。

    但是,老朱又有些不得劲,朱棣不是他指定的太子啊

    这龟儿到底是怎么当上皇帝的老父亲忧心不已,一旁的朱标竟还笑着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咱们朱家的好男儿。朱棣一时对上自家大哥,有些没好意思,倒是周王朱楠盯着朱棣眼放光芒 “四哥好帅”很显然,老朱家也学会“帅”这个词了。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棣 闭嘴,把你大哥置于何地却是没像往常一样顺带着骂一句朱棣了。朱棣抖了一下,默默闭上嘴。正在此时,朱椟幽幽开口 “老四怎么就是祖了”

    对哦

    只有开国皇帝才能称作祖,朱棣竟然是明成祖到底是哪个不知礼数的带孝子给他抬的庙号朱元璋的死亡视线再一次投向朱棣 “孽子,太宗已经满足不了你了是吗”

    朱椟再次补刀 “抢了大哥的皇位不说,还妄白称祖,老四啊老四,以前怎么没发现你是这样的人呢

    朱棣百口莫辩 “我没有抢大哥的皇位再说庙号又不是我能决定的。”

    没有抢大哥的皇位你怎么当上皇帝的朱榈冷着脸问。

    大哥就算了,凭什么是朱棣当皇帝,他这个哥哥不要面子的吗

    朱棣被这些兄弟你一言我一语的声讨,还要防备自家老爹的眼刀,左支右绌。一时之间,宴席上充满了快活的气息,末了还是朱权弱弱地举了个手

    “那个四哥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又是谁啊”满室皆静。

    对啊

    光关注着朱棣,差点忘了后半句。君王死社稷虽然听起来风骨卓绝,但是大明亡了啊众人迅速回想起先前水镜所提到的明人南渡。

    清兵入关,这清兵是异族异族又入主中原了

    朱元璋一拍桌子,好好的家宴生生被破坏。

    秦汉唐宋诸朝对这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非常激赏,话虽直白,卓然气骨却是扑面而来。

    这明成祖朱棣确也不错。

    嬴政颔首道,听了满耳朵的李隆基,再听到个正常皇帝真是太不容易了。只是他沉吟着“清兵入关”几个字,不禁眉眼冷峻。明朝。

    犹自欣赏文章的冯梦龙惊疑不定 “大明已

    有颓势,君王死社稷,南渡之期”不会就在当下吧

    而冯梦龙之后的明代遗民却是忍不住落下泪来 “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可怜圣主好崇祯,独殉了社稷苍生啊

    他们悲叹不已,煌煌大明,汉家衣冠,怎么竟是败了呢

    再看正文。散文的特点,一则写景,一则言情,情景相生。在课文中,哪句话直接表达了郁达夫对故都秋景的情感呢相信大家都能找到,就在文章结尾处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那么,故都的秋到底有什么独特迷人之处,竟能让郁达夫情不自禁说出这样的话呢三国。

    曹丕对郁达夫深婉的笔致存了几分欣赏,听到问题后有些触动,说道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悲哉秋气,却也有清瑟之意,牵人心魄。

    主位上的曹操颇有些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自己这个二儿子,文才倒也出众,只是笔下诗章终究是纤弱了些。在他看来,自然就不如四子子建“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的意气。

    谁知道,子桓后来竟然是篡汉自立了呢曹操觉得自己好像有点不了解白家儿子了。北宋。

    柳永凭栏远眺,正是万里秋色之时,他几番科举不第,几乎断了仕途,虽浪迹天涯,但心中愁苦仍是难解,此时又见到这样写秋的文句,未免也生出了感慨

    “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到处是花色凋零,翠叶零落,好景尽数衰残,如此秋日,又有什么可值得眷恋的呢

    苏轼听完提问,饶有兴趣地对着弟弟说道 “写秋名篇,古已有之,我倒是觉得刘梦得那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最得我心。子由你说,那故都的秋,是怎样入了郁达夫的心

    苏辙有些无奈 “兄长又要考我。”

    苏轼笑眯眯,聊天的事,怎么能叫考呢

    苏辙顶着自家哥哥含笑的眼神,只好答道 “后世文章用语直白,依我所见,他所谓故都之秋独特之处,在于清、静、悲凉之感。

    话音刚落,便见水镜中的画面上出现了首段的文字,苏辙所提到的那句正好标红是的

    ,在郁达夫看来,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苏轼看着苏辙笑了起来 “子由果然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