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真真从瘪着嘴的小护士露西手里扯出了一份报纸。
    上面的大标题果然如霍真真所料,对影片的评价不那么亲切友善——“《沪城之恋》,看了就分手的爱情片!”
    “怎么啦?”
    霍真真放下报纸,朝小护士问道,“你不是兴高采烈的去看电影了吗?”
    “然后我就跟男朋友分手了。”
    小护士撅了撅嘴。
    “所以你要对沈珺粉转黑啦?”
    “怎么可能!”
    小护士抗议道,“我绝对是沈珺的死忠粉!”
    霍真真好奇道,“因为一部电影,真的能分手吗?”
    “当然,偶像说的,三观不同就不要勉强对方在一起啦。”
    露西戳着报纸上的一段话说,“我可不觉得花自己的钱买漂亮包包有什么不对的!”
    霍真真低头看向报纸,看到了一段沈珺回答记者的一段的话。
    “……我觉得能接受这种男友的女性不会带他们去看,带他们去看的,肯定都是向往这种生活的,片子帮他们揭露了男友自己所不能接受的一面,是一件好事,片子能起到这种作用,我觉得是我的荣幸。”
    霍真真来了兴趣。
    原本霍真真就不是什么八卦的人,哪怕那天看到沈珺在疗养院的走廊里和一个男生——她猜是韩女士的儿子——抱在一起哭,她都没多看几眼。
    换了小护士露西,非得在远处探头探脑不可。
    小护士还在生闷气,不知道是因为被自己甩了前男友,还是因为报纸上记者不客气的问题。
    霍真真没继续跟她一起抱怨那些“不知道《沪城之恋》有多棒”
    的“傻瓜记者”
    ,转身在电脑上搜起了《沪城之恋》的影评。
    “《哭昏在电影院前,女强人重拾梦想。
    》”
    这是讲一个企业高管在看完电影后,毅然辞职,重新拿出了大学时写的策划书,找到过去的同学和朋友一起创业的报道。
    “每个毕业生都会异想天开的往自主创业的路子上想想,然后再回归现实,投入到招聘大潮中去。
    有勇气创业绝对是少数。
    但做了总比不做好,起码不会给未来留下遗憾。”
    “我还年轻,什么都没有,有的就是青春,我承受得了失败。”
    这是一些网友对创业的看法。
    “《花钱花‘自己的,一样败家?》”
    这是一篇批判电影中富家女花钱心态的影评。
    “很多女朋友总爱限制自己男朋友用钱,没结婚就当起了管家婆,她们觉得这是不见外,但自己大手大脚的花钱,却又不许男人管,不知道别人怎么想,反正我接受不了这样的女人,也不奇怪为什么电影里贫家女能结婚,富家女却没人要了。”
    这篇文章下面有很多人转发沈珺曾经推荐过的一篇博文的标题——《一个女人成功的标准不是‘有没有人要’》
    “《‘父母皆祸害’,小组人数再创新高》”
    这是一篇从贫家女摆脱父母对她回家相亲结婚的要求入手写的影评,着重讨论了贫家女从沪城到老家到再回沪城的心理变化,写了关于国内某些父母对子女的控制和忽略子女自身追求的行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