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腰的稻田里,稀稀落落的农夫在田间收割。
    原本是绿色的稻穗,一经割下,就成颗颗饱满的金黄稻谷。
    而在他们的身后,收割完毕的田地里缓缓冒出新的禾苗。
    卫铭漫步在田埂,极目四望,一片碧绿。
    “少庄主!”
    “少庄主!”
    埋头收割的农夫们相继起身,爱戴的向这位年仅二十岁的少庄主打招呼。
    曾经,谁也不看好,甚至没有想到,这位年少的少庄主,带领他们逃出了饥饿的魔爪。
    以往抱有的怀疑、观望,都在这五年中,升华为绝对的拥护。
    “大堂哥!”
    “四叔!”
    “六侄子!”
    卫铭一一喊道。
    由于辈份低,年龄小,几乎全庄的卫姓人都是长辈。
    而‘少庄主’的称呼就是因此得来。
    卫铭的身影渐行渐远,‘大堂哥’卫东,这位在同大桥村的生死谈判中,表现出彩的小个子男人,隔着田埂朝‘六侄子’卫六福呼喊:“六福子,你家的跛腿鸭杀了没?卖我半边!”
    “都说少庄主好吃,比起你差远了!”
    卫六福低声说道,怕卫铭听到,“前天刚卖了一整只给你,居然还要,有钱骚的慌。”
    “去你的!
    以前没的吃,是没办法。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哪餐没有肉,我家的小崽子就不肯吃饭。
    你卖给我,省的我往市集跑一趟。”
    “不杀了!
    少庄主说,鸭子可以吃蝗虫,我们这边经常闹飞蝗,我想着养一群鸭子除蝗保庄稼!”
    “呆子,鸭子也是吃庄稼的!”
    “少庄主说了,有了蝗虫,鸭子就不吃庄稼。
    就像你下的崽子,谁不想开晕呀!”
    “你这憨货!”
    个头矮小的卫东笑骂着掏起一手臭泥,甩了过去。
    转眼再看到卫铭远去的背影,卫东感慨:“少庄主的眼光的确独到,带领我们开垦出了这片600亩的贫瘠耕田。
    粮食够吃,我家的小崽子才没有饿成我这样。
    回头想一想,这五年的变化,还真是翻天覆地了。”
    作为五年前全程参与开垦的卫东,对这片600亩贫瘠耕田的开垦困境,最是清楚。
    卫庄的‘黑魂令’原有500亩贫瘠耕田的配额,被大桥村强行零条件‘租借’00亩,只剩下00亩。
    一亩贫瘠耕田,日产1斤糟粮,年收60斤糟粮;两百亩贫瘠耕田,年收7.万斤糟粮。
    【一年按60天计】
    卫庄拥有86名庄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