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文武骨干框架初定以后,郭英决定亲自督促辽王做做王爷必备的功课:练武艺。
可是辽王是后世来的,根本学不会这些神乎其神的近战功夫。
当然,他也看不上这些功夫。
更重要的是,他哪有时间啊?他忙着找老朱要兵马哩。
尽管京军年后要大部分抽调到北方参加北伐,老朱还是让郭英从近卫亲军神机营中挑给了一百名老兵,作为组建辽王亲军小旗、总旗一级的基层骨干,同时又下旨让山东临清军营准备六千新兵供朱植挑选。
这样起码能在人数上确保辽王在年后先成立一支亲王私军--广宁中护卫。
朱植还提出再要一百骑兵,却被老朱一口回绝:“国战在即,你跟在后面输送些粮草就行了,要什么骑兵?”
这时他也知道,老朱正在组织北伐蒙元,连像安南等周边小国家猴子一样大的马匹都搜刮一空了,确实没有骑兵给他。
怎么办?凉拌呗!
他有时候真怀疑,老朱是故意派他到辽东吸引蒙古人火力的,好给冯胜大军制造机会。
但转念一想,反正现在老朱也不指望他去进攻,他现在也不指望骑兵,那只有想办法搞搞建设喽。
一想到搞建设,他慢慢又有了主意。
随他来的几个人虽然来自扶贫工作队,但在这里绝对是建设高手!至少建设一个大明版的新农村没问题吧。
新年将近,朱植和郭英感觉手头的事情越来越多,身边的人却越来越不够用。
连续几天上午,准备随辽王之国的文武官员们带着各种礼物到辽王府觐见,轮流表忠心。
朱植自然得亲自接见,像模像样地勉励一番。
对于礼物,他一概不要,只提了个要求,尽量全家随军辽东。
他把后世当教导员的本事拿出来,不停地忽悠:
“辽东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辽东自有黄金屋,辽东自有仓中粟,辽东自有颜如玉。”
“人只要跟着到了辽东,总有官升,总有钱赚……”
到了下午,朱植还得根据和郭英、张石商量的结果,继续找朝廷要东西,要兵将,要工匠,要杂役,要物资。
他首先以组建广宁中护卫人手不够为由,直接到兵部要来御前亲军武备名簿乱翻,看中了平安、盛庸等几个没有太大背景,也没有显着军功,却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兵部也没有为难,不仅当场同意给人,还顺便把平易、盛凡一起推荐了过来,说是前面几人的兄弟,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嘛。
朱植大致算了一下,按大明军制,原来辽西义州、广宁二卫共有一万一千人马,再成立广宁王府的中护卫又是五千多人马,如果再兼顾辽东半岛的盖州和金州一万多人马,总共将近三万人马,后勤保障是个大问题。
修建城池和营房,研发火器,都需要大量的工匠保障。
如果搞建设,兴修水利,开发农业,想闷声发大财,也要有一定的工匠。
提到工匠,不得不说到大明工匠的特殊。
大明对工匠单独编入匠籍,主要任务是营造都城、修缮皇宫,至于边疆卫所建设,主要靠当地驻屯军卒。工部和兵部派人指导一下,送个图纸就算不错了。
严格地讲,工和匠又有区别,匠是工的一部分,也是工的精华所在。明朝百工繁盛,所以就有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之说。
而且,老朱虽然对勋贵和文官们严防死守,但是对工匠们还是不错的。
好多工匠服役都是采取轮班制,上十天,休十天,休息的时候还可以在外面接私活,把皇宫传承几百年来的技艺又传向民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