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紫禁城。
    新君朱和彬算是长出了一口气,话说他这个皇帝当的真的是十分憋屈。
    原本十八年前顺风顺水的继位的太子,硬生生的被推到现在,而且还闹了个家破人亡。
    好容易登上了皇位,朱和彬又要面临着大厦将倾南北分裂的局面。
    纵观朱和彬的一生,也算是跌宕起伏坎特不安了。
    似乎他的霉运已经过去了,好运将来,江南的叛乱终于被两大基石马麟和李忠有平定了。
    江南平定了,危机过去了。
    朱和彬才算是真正的坐稳了皇位了。
    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
    在这一次战役中,苏则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如果不是他关键时候站在了朝廷一边,朝廷想要收拾文谦之的叛乱,恐怕不会有这么顺利。
    这一点,无论是李忠有还是马麟,都没有否定他的功绩。
    在李忠有和马麟的战报上,也给苏则列了首功。
    对于有功之臣,朝廷自然不吝赏赐。
    李忠有马麟都封了爵,其余人等也都有封赏,唯独对苏则的赏赐上,朝廷有了不同的意见。
    认为苏则一开始就居心叵测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最后关头出力,也是看到了逆贼不行了,这才不得不站在了朝廷的一边。
    另外苏则手握舰队,意图不轨,又跟李忠有和马麟交好,说不得以后就是另一个文谦之,为了大明朝的长治久安,应当及早除去,免留后患。
    朱和彬也没有了主意。
    潜意识里,他对这个照顾自己女儿的男子还是大有好感的。
    他好容易坐稳了江山,又怎么可能容忍一个隐患存在呢?
    但要真的要对付苏则,朱和彬也觉得不厚道。
    抛开朱紫怡这一方面不说,人家刚刚帮他平定了江南,朝廷这会儿就要对他开刀,恐怕很难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就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王伦出了个主意,调苏则进京听封赏。
    如果他来了,就证明他心无异心,如果不来,那就证明心怀叵测,朝廷对付他也有了借口。
    朱和彬也觉得这个法子十分的不错,当即一道圣旨宣苏则进京听封。
    圣旨是发出去了,但是苏则那边却全无动静,正当朱和彬有些拿不定主意究竟对苏则动不动手的时候,消息忽然传来了,苏则在李忠有的陪同下一块进京了。
    听到苏则进京之后,朱和彬大喜过望,找个理由支开了李忠有,立即将苏则软禁起来了。
    无论如何,把苏则抓在手中,朱和彬才觉得安全一些。
    很快公主朱紫怡知道了这件事,立即前来找朱和彬理论。
    朱和彬对这个女儿一直十分的愧疚,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是不会妥协的。
    朱紫怡自然不依不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