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喜欢大碗喝酒 (第2页)
他们村子里十来岁上下的那一批小孩有二十多个,一到有月亮的晚上,就相互喊着到晒谷坪子上去耍。
主要是玩捉鸡崽崽的游戏。
一个人装作母鸡,一个人装作抓鸡崽崽的人,其他的人都装作鸡崽崽,你牵我我牵你,跟在母鸡后面。
在玩游戏的时候,经常有一个四五十岁的男人和他们一起玩。
玩熟了后,有几个调皮一点的小孩就好奇地问那个大人,你的牙齿是怎么爆的啊?
其他的小孩子们就纷纷猜说,是不是给别人打爆的啊?
是不是你走路的时候,不小心跌跤跌爆的?
是不是天生就这样爆的啊?
是不是你从你娘肚子里生下来就是爆的啊?
听到这些猜测,那个大人摇了摇头,坚定而严肃的说道,你们都猜错了!
我实话告诉你们,我小时长牙齿的时候,牙齿是长得很好看的,一点都不爆。
那个时候,我们家里穷,吃饭的人又多,没有什么东西可吃的,我就天天啃生红薯,一天复一天,一月复一月,一年复一年,结果就把牙齿啃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了!
所以,你们要记住,不管你们哪么饿,以后都不要啃很硬的东西。
你们如果不听话,硬是要啃,就会把牙齿啃成我这么一个样子的!
小孩子们纷纷答道,记住了!
因为我们不想当爆牙齿!
是啊,他们村子里人多田少,人均不到五分天,水稻产量刚刚过“黄河”
(单产每亩四百斤),人均一年不到两百斤稻谷,农民们只能用地里种的红薯、小米、穇子、高粱、荞麦等等杂粮充饥。
一年到头,农民家里都难得看到一餐白米饭,一日三餐,几乎餐餐都都是吃杂粮。
好在那个时候的人都很纯净,思想就像当时的物质一样贫乏,虽然穷苦却很快乐,虽然简单却很开心。
那个时候的他们,并不知道事情的真实情况。
现在想想,一个人在其年幼无知的时候,所接受的一切都是被动和无奈的,也是没有什么选择权的,或者说根本就不会选择什么东西。
当然,我们从这些贫穷的故事中,可以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贫穷阶层追求的第一目标,就是喝大碗的就,吃大块的肉。
这倒不是他们人穷志短,而是由他们急切要解决的问题所决定的。
一个人如果连生存都是一个问题的时候,当务之急所要解决的自然就是如何吃饱的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