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平胡塘水库渠道的走向,是县水利水电局根据周家山、平山头、胡汉亮和大塘背四个大队的地形地貌,经实地测量和综合计算建设成本而设计的。
    当时的设计是,主渠道经过平山头大队一座山坡的时候,必须穿过一农户的房屋。
    如果绕开这个农户的房屋,往上在房屋后面修建渠道,不但要抬高水库放水闸门两米多高,从水库到房屋的渠道必须同时升高两米多,而且要减少水库的有效蓄水数十万方。
    如果是在房屋的前面修建主渠道,水库的水又到不了下游的两个大队,那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必须撤除那个农户的房屋。
    现在如果不是由于搞包产到户的影响,依然是搞集体经济的时候,拆掉这么一座房屋,不过是小菜一碟。
    但时隔多年重启炉火修复渠道时,就成了一个绕不开的老大难问题。
    现在被拆的这座房屋很独特。
    读就读特在这座房屋的主人的儿女们。
    房屋的主人叫刘金道。
    他们脚下的四个子女,想在都已经飞出了农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国家干部。
    大儿子刘银富在寒江地区林业局当副局长,小儿子刘银贵在寒江县当副县长,大女儿刘银灵在寒东县卫生局当副局长,小女儿刘银慧从公社话务员调到地委办,其丈夫就是地委书记张柏志的秘书屈泽林。
    四个儿女都成了国家干部,不仅在寒州县,就是在全地区都是少有的。
    因此,这座房屋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官宅。
    都说刘金道四个儿女之所以有这样的出息,就是因为这座房屋占尽了大历县的天时和地利,是大历县公社最好的一块宝地福宅。
    钟国正一边向这座房屋走去,一边问平山头大队的支书谢毅凭:“这房子是不是刘金道家里的祖屋?”
    谢毅凭立即答道:“这房屋不是他家的祖屋。
    是解放后搞土改时分给他家的。
    原是一个地主家的房屋之一。
    听说是在清朝宣统年间建的。
    建的时候,还有一个故事的。”
    钟国正好奇地问:“哄么故事,说来听听。
    或许可以从中得到哄么启示,或者找到哄么突破口之类的,也算不到。”
    谢毅凭说:“农村建房子,是有很多讲究的。
    特别是在建房子的时候,主家是不能得罪那些请来的石工、木工等各种师傅的。
    这些师傅虽然是做手艺的,但每个人都是有点鬼名堂的。
    主家如果得罪了他们,他们就会在砖瓦、梁柱中暗暗捣鬼,叫主家住不安宁,甚至殃及后代子孙。”
    钟国正从小生活在农村,听说过不少这样那样的故事和传说,或多或少的知晓其中的名堂。
    但为了弄清情况,他故意装着不相信的问道:“还有这样的事?不会吧?那可都是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是没有哄么科学依据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