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离去的那一天,方梅发着高烧,她只觉得有一只手在温柔地抚摸着她的头,感觉,很温暖。
    等回过神来,哥哥,便已经不见了,有关哥哥的记忆,也稍有淡化了。
    烧退后,她没有哭闹,只是在本子上,歪歪扭扭地写下“下雨天,一个重要的人离去。
    等他回来,永远。”
    方梅看了看日历:八月十二日,农历。
    到了收获的季节,也快到了举办神社会的日子。
    神社会类似于祭典,是丘山村的人为了祭拜丘山上的山神举办的。
    村民认为,他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丘山山神的庇护而有,他们必须以最为庄重的方式去感激山神。
    每当十月十三日夜,月亮会在那一刻变的异常明亮,月光随意地倾诉致大地。
    村民趁着月色,不需额外的灯光,带着自家的食物,一起来到山腰的一片空地上,默立。
    片刻后,他们将手中的粮食放到地上。
    食物不必太珍贵,多是面包一类,但必须完整,以表示敬意。
    次日晨,村民自是要上山去查看食物是否还在。
    若是干净,再好不过。
    证明山神接受了祭品。
    反之也是如此。
    但现在,神社会到是成了一种娱乐的活动,在镇子内部举行,人们从十月十二日夜晚开始神社会,灯火玩乐几日,歌舞不断。
    如今,没有人上,即使想去,也是不可的--丘山已经封了,不准出入。
    。
    方梅一手撑着脸,一手捧着书,想看看书中内容。
    这书的作者有些奇怪,专门在书中写一些怪异的理论--方梅很认同这些理论,写的很真实。
    作者笔名“过舟”
    ,在外头很有名气,但小镇的人不怎么知晓。
    小镇书店里卖的,尽是些没见过的或者年代久远的书。
    这本《之客》还是方梅在学校图书馆看到的。
    方梅正想翻页,余光瞟到了路上。
    她看见了一个人,四五十岁的中年模样,衣衫褴褛,蓬头垢面。
    腿脚似乎有些不便,走起路来一边倒。
    “一个酒鬼”
    ,这是镇里人对他的全部印象。
    这人没事就往酒馆跑,天天喝酒,却控制的很好,每次都醉不了。
    更多时候是在酒馆里磨时间。
    没人知道他的钱哪里来,付账对面的德行嘛--跟孔乙己一个样。
    没多少人对他有了解,但就算知道,也最多只是晓得一个酒鬼的有稍稍感人的曾经罢了,又会怎样呢?方梅知道他,准确地讲,是知道田叔的故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