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凡事都是祸福相依,就在她接住竹筒的时候,正好听到那两人其中跑在前面的人说:"
    快点,望江楼在苏城的分店今天开张,那可是云国的第一酒楼,去晚了可就没座位了。
    "
    黎花枝不明白,就算是天下第一的酒楼开张,想要吃东西,以后也一样有的是机会,有什么值得大家如此紧张的。
    于是,拦下一个路人问了问。
    原来,"
    望江楼"
    每逢开张的第一天,就会举办一个"
    诗友会"
    ,说白了其实就是个比赛,不过却是无论贫富贵贱都可以参加的。
    比赛的内容,诗词歌赋不限,就算是对对子也是可以,只要文采出众,获得头彩,酒楼不但免费奉送几个特色菜,还能获得50两银子的彩头。
    要知道这50两银子,在苏城可是普通人家一年的吃穿用度,若在黎花枝他们村里,好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
    望江楼"
    有了这50两银子做噱头,去的人自然就多了,就算很多有钱人家不为那50两银子,为在青年才俊中拨个头筹,也会有人去的,毕竟,名利双收的事,谁不想。
    一但酒楼有了人气,自然就会有生意,不得不说这家酒楼的老板确实有些手段。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
    对于黎花枝来说,这个"
    诗友会"
    唯一的好处,就是她可以不再被人"
    请"
    出去,就算东西卖不出去,她也有把握赢得那50两的彩头。
    作诗她不会,背诗那还不小菜一碟。
    什么《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黎花枝在中学的时候就已经背的滚瓜烂熟,那些可都是天朝五千年来的精华所在啊,对付几个名不见经传的书生简直绰绰有余。
    秉着有钱不赚,天打雷劈的原则,黎花枝出现在"
    望江楼"
    的面前。
    望江楼一共有三层,光看它外观的派头也知道这该是苏城目前最大的一家。
    因为"
    诗友会"
    的关系,还没到吃饭的点,大堂里依然满座。
    黎花枝紧了紧背篓,便进了望江楼的大门。
    "
    客官,里面请。
    "
    刚一探进门口,一个店小二就满脸笑容的迎了上来:"
    您是先吃饭还是先参加我们的诗友会。
    "
    虽然黎花枝穿着并不光鲜,可是人店小二依然一视同仁,脸上公式化的微笑就没变过,那怕黎花枝说她并不用餐也不参加诗友会,只是想找掌柜的卖点东西,人家也是恭恭敬敬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