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好像现代大龄考生,复考了四五年终于考上大学了,拿到录取通知书,却扔一边回家去了。
    你说那你折腾那么多年干吗呀?你还不如早早回去还不占别人的名额呢。
    苏览月想归想,这些话可不能说出口来。
    她知道这个年代对“孝道”
    是非常注重的,此时的“孝”
    可不比后世,偶尔帮老妈洗个碗,给老爸买盒脑白金,就自以为是孝顺了,那可是真材实料的“孝”
    啊。
    譬如灾荒年月或家中穷苦,父母想吃肉,于是儿女们就从自己的胳膊、大腿上割下肉来煮了给爹娘吃,这样的故事在书本里倍受称赞。
    真是愚孝啊。
    苏览月心不在焉的想着。
    而苏拂云却听得神情肃穆,真诚赞道:“圣上英明,百善孝为先,若硬是夺情复起,怕是要伤了那位包大人的心呢。”
    苏侍郎无限感慨:“唉……其实圣上想必是因为章懿皇太后在世时,未能得尽孝道,心中有憾,是以不愿包希仁不得全孝道。”
    说着唏嘘不已,又感叹道——
    “包拯包希仁,真乃至孝之人也……”
    包包包包包包包包包……包拯?!
    !
    !
    !
    !
    ----------------------------------------------
    北宋仁宋皇帝景祐二年。
    这一年,守孝三年的包拯复又为官,任扬州任天长县知县。
    这一年,时任苏州知州的范仲淹,即将在十月因在苏州兴修水利有功,而被召回朝为天章阁待制判国子监,随后改任权知开封府。
    这一年,嵩山南麓的太室书院被赐额为“嵩阳书院”
    ,成为传播儒家思想,培育英才的教育基地。
    而这一年对苏览月的意义却是,她终于找到了一个活着的历史熟人,从而大概、模糊、约略地知道自己究竟身处何年了。
    没错,这意味着——在过去的三年里,苏览月连自己所处的详细年代都不清楚!
    说起来,真的不能怪李娜——苏览月啊。
    以前看架空历史小说,经常是某人穿越回古代了,常常是在山里,甚至田间,遇个山野村夫,装模作样地跟人家作个揖道“敢问老人家,不知今是何年,哪位皇上在位?”
    于是古人回答“今乃是XX十七年,当今圣上XXXXXX皇帝。”
    于是现代人大喜,根据记忆马上就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今年有大水,明年某某历史名人要下马,后年皇帝要驾崩……然后谎称自己祖上为躲避战火,百十年前就避居海外等等等等,从此在古代大展拳脚,创出一片天地……
    狗屎!
    李娜的经典粗口。
    现在苏览月深深地明白,以上种种全是狗屎。
    你以为她没问过啊,怎么着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年代,总该先弄清自己所处的时代吧。
    从服装上,苏览月首先确认了这是宋朝。
    从地点上,确认了是北宋,她现在正身处汴京么。
    但是具体是哪一年呢?
    为了不吓着身边的人,一直忍到一岁多开始读书的时候,才开口像苏侍郎询问,得到的答案是“明道二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