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佑四年三月二十九,我永远都忘不了那一天!
    那是我的七巧健体馆开业的日子!
    鞭炮放过之后,一辆辆精美的车驾在大门外停住,一位位官家仕女在丫鬟的搀扶下步下车辕。
    这些大家闺秀们,粉帕掩面,巧笑嫣然,她们相互见礼致意,谈笑有声,结着伴走进了我的健体馆。
    那一刻,我松了口气,因为二小姐对我保证的‘客人’终于实现了。
    那时候我心里想的只是如何将健体馆经营好,吸引住这些官家娇小姐们到我这里来掏钱,这样我就可以在京城站住脚,即不用继续寄人篱下,又可以反过来挣钱来赡养我的叔叔婶婶,以尽孝道。
    开个馆,挣些钱,留在亲人身边。
    我所想的仅此而已。
    所以在那个时候,我根本就没有想到‘七巧健体馆’将来会做到怎样的规模,让大宋朝每个繁华的城市都打出‘七巧健体馆’的招牌?如果这是梦的话,那么我连梦都没梦到过!
    我也更想不到‘七巧健体馆’会成为女子健身业的鼻祖,甚至引领了整个大宋朝人们的审美观!
    女子不再以文秀弱质为美。
    健康!
    才是一个女子最美丽的体现!
    当越来越多的女性发现人们的眼光改变的时候,她们遵循‘女为悦己者容’的铭言,带着极大的兴趣和期望,投入到健身运动中来。
    更重要的是,当人们意识到体质强健的女性死于生育的可能比弱不经风的女性低得多得时候,即便是最保守的人家,也默许了他们家里的女儿、媳妇去参与健身运动!
    大宋朝女子健身之风,自此开始!
    而当女人们不再以帕遮面,含羞带怯,而是习惯于挺胸抬头直视别人的眼睛的时候,她们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了!
    她们不甘于‘嫁人洗手做羹汤’,她们勇敢的迈出家门,让人们知道她们的存在。
    这二十多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以诗词书画、歌舞琴技乃至天文地理算术格物之学名扬于世。
    十五年前,发源于苏州的‘锦绣绣馆’东家柳衣云、发源于湖广的‘金针玉绣’东家许梅和发源于川蜀的‘蝶裳坊’的东家胡玉蝶,这三个奇女子走到一起,携手议和,不再相互竞争,而是联手垄断了大宋的刺绣、制衣业的时候,人们也曾经惊讶过,当作传奇故事传颂过。
    十年前,嵩阳书院宣布成立‘嵩阳女子书院’的时候,只有一些平头百姓在街头巷尾茶楼酒肆当作谈资,大儒们都不置一辞。
    女子读书,已经为人们所认同。
    而五年前,西湖书院宣布取消男女院之分从此男女学生一室共读的时候,人们一点反应也没有,似乎这样做再平常不过。
    当我们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点一点去接受的时候,并不会觉得这变化有多么大。
    但是如果你突然回过头来,去审视二十年前的样子,你会震惊于二十年间女性观念、行为和地位的改变!
    而所有这一切的源头,不过是一间开业于景佑四年的小小的健体馆而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