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王随和陈尧佐这俩人是作为吕夷简的接班人登上宰相之位的,俩人一个是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一个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俩人四月里走马上任,除了继承了吕夷简保守的执政之风,就是一个经常生病告假,一个年纪太大经常缺勤,把个中书省变成了“养病坊”
    。
    现在皇帝把眼光投到了这俩人身上。
    王随这人没什么主见和主意,但好在对人处事都比较宽和。
    琢磨了琢磨,觉得苏侍郎这法子虽然有些新鲜,但好在能为朝廷找来钱粮而且不用朝廷自己花钱,所以王随心里边还是比较赞成的。
    但是王随还是站出来了:“陛下,臣以为,此当为善法,可试行之。”
    说着话锋一转,接着道:“只是最后一条,还需商议。
    尊卑有别,布衣朝天子,实骇人听闻,恐有乱上下之序。
    谏官所言,未尝没有道理。
    还望陛下三思……”
    陈尧佐已经七十多岁了,没喝过脑白金,没吃过盖中盖,眼也花了,耳也背了,腰也直不起来了,好不容易参加一次朝会,没想到搞这么长时间还没搞完,早有点挺不住了。
    此时哪还有什么心思提出意义,就只跟着附和了两句,只盼朝会能赶紧结束。
    没想到赵祯却异常坚持。
    赵祯沉思了一会儿道:“……十万贯,在饥馑之年可以活人无数!
    行此大善者,便是布衣又何妨,朕当亲自陛见,方能昭示天下朝廷的爱民之心。
    众爱卿不必再多说,朕意已决!
    拟旨吧……”
    “冬十月辛未,苏白上《灾时募捐条例》。
    上曰善,遂试行于京畿道。
    京畿富豪争捐钱粮,水灾之患遂解。
    十一月癸卯,汴京陈有富捐钱十五万贯,受陛见于御苑,举世惊……”
    ——宋史本纪第十。
    募捐条例通过了,苏侍郎松了口气。
    苏侍郎回到家中,取出那份原稿,仔细看了一遍,忽然想起一事。
    遂唤道:“阿楚——”
    穆楚闻声走进书房,苏侍郎问道:“阿楚,我记得去年你说起过月儿她要做个什么鹅毛笔来着,后来怎样了?”
    穆楚闻言笑道:“做是做成了,只是家里的鹅可遭殃了,老爷忘了有一阵子府里一直吃鹅肉来着?”
    “哦……那她平时可是用那鹅毛笔书写?”
    穆楚想了想,答道:“二小姐平日里习字还是用普通的笔,但是二小姐时常用那鹅毛笔写些东西,而且……而且……”
    “而且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