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陈有富,吃过午饭,苏览月抬头看看天,已经接近未时(下午两点)了,苏拂云怎么还没回来?
    此时,苏拂云才刚刚步出了宫门。
    今天苏拂云和曹皇后虽是初次相见,却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乍见曹皇后,苏拂云真的吃了一惊。
    虽然早就知道外界对当今皇后的风评极佳,盛赞她“谦谨节俭”
    ,但苏拂云万想不到皇后的会节俭到这种地步。
    身为中宫的曹皇后,初次接见新晋的善柔县君,衣着之朴素,会令许多高门显宦的女眷都难以想象。
    曹皇后头上戴了白角团冠,仅饰以白玉龙簪,身着鹅黄背子,衣无华彩。
    若不是那正式的团冠、明黄的颜色、隐现的龙风团纹,谁会知道这朴素的女子便是一国之母,当今皇后?
    苏拂云垂下眼睑,暗暗庆幸小妹所言果然在理,幸而自己和母亲也采纳了她的建议,摒弃浮华,素服朝见。
    她云首微垂,依着先前宫中女官的教导,瑶步轻挪上前伏身行礼:“臣女善柔县主苏拂云,参见皇后娘娘。
    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曹皇后放下手中女红,微笑道;“免礼吧。
    快赐座。”
    苏拂云道过谢恩,起身轻轻落座。
    曹皇后借机打量起这位深受皇帝赵祯称赞的少女,见她青衣素裳,头上两支玉钗绾住满头青丝,明珠坠耳玉佩垂腰,除此外再无修饰。
    脸上不施脂粉,两颊是少女纯然天生的粉红,眉目间一丝清灵。
    几件简单的首饰,让人觉得再多一件都是累赘,会累俗了她的纯真清丽。
    曹皇后一看之下心中便有几分喜欢。
    因着先前苏拂云赈济灾民的事迹,曹皇后已经对她心生好感。
    两人闲话起家常来,曹皇后更觉得这个少女天性纯直,着实讨人喜欢。
    问起些宫外的情况,苏拂云并没有拣那些轻松愉快的市井趣闻来讨好皇后,而是一五一十的将自己在市井间的所见所闻一一道来。
    灾民冻病饿死的惨状,民间对此次赈灾的褒贬,但凡知道的,无不如实道来。
    也并不因那《募捐条例》是自己父亲所上便一味称赞。
    曹皇后听得连连点头,叹道:“平日里外妇入对,总是拣些坊间趣闻哄得本宫欢喜。
    若问起些街井民生,却没有哪个能说道一二的。
    反一个个劝本宫要宽心,安心治理后宫,无需挂念这些‘杂事’。
    唉……谁说我们后宫女子不干政,就不该了解些国计民生了。
    就因为知道国事艰难,才能体谅官家的辛苦啊……”
    说着摇头叹息。
    曹皇后出身将门,她的祖父即是开国大将曹彬。
    曹皇后自幼聪颖好学,性敏慧,通经史,受封为皇后后将个后宫也治理的井井有条。
    皇帝赵祯有时会将一些朝堂上的事情讲给她听,她总是能够敏锐的洞悉事件表象下隐含的政治含义,对政事也有她独到的眼光和见解。
    其实对于治国,倘若曹皇后是个男儿身,那真的是自有篇锦绣文章在胸。
    只可惜了她生作女儿身,和宫中嫔妃,内外命妇相处,也只能表现她作为皇后的贤德的一面,和她们谈谈趣闻轶事,诗词歌赋或是其他妇道人家感兴趣的话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