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赢恒瞥了他一眼,并未立即回应,而是将目光转向两位丞相。
    李斯深思熟虑后发问:“公子,您是不是早在初次与我相见时,就已经掌握了几种神奇的种子了?”
    没等赢恒回答,李斯已然在心中自行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一定是这样!”
    “难怪当时您只提出急救性的方案,设法逼迫贵族们开仓放粮,解决今年粮食危机的问题。”
    “原来您早就预见,在短短三个月后,我们将拥有大量产出的粮食。”
    “到那时,即使贵族们有了应对之策,不再开仓赈灾,我们也自有充裕的粮食来应对。”
    “毕竟边疆士兵的生活更为艰苦,他们要直面匈奴和百越的侵袭,对粮食的需求更加迫切。”
    “谁!
    究竟是何人!
    胆敢如此放肆!”
    “老王,我之所以叫你过来,是因为我发现有人在暗中窥视我那批最初的种子。”
    “而今年,恰恰是那些反秦势力最后的机会。”
    赢恒面不改色地回应。
    “公子之深谋远虑,公子之治国才能,早已超越了李斯所能揣摩的境地。”
    三人共同的疑虑被冯去疾一语道破。
    盐?
    什么盐?
    “怎么回事?具体讲讲!”
    赢恒斜睨了他一眼,话语中带有一丝警示:“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边军须听从我的调度,而非其他某个公子。”
    “啊?”
    三种作物种子各五百斤!
    李斯深深鞠躬,对赢恒表达敬意:“公子,自我们初次相遇,我就认定公子乃旷世奇才。”
    “一千斤精炼盐?”
    李斯虔诚地弯下腰,慎重其事地提出这个疑问。
    “这是真的吗?”
    “不过你刚才所言的,增产一倍,那是理论上所能企及的最大极限,在一般情况下,若能提升五成,就已经堪称是农耕界的佼佼者了。”
    老王并未向他们解释,而是继续在心中权衡。
    “我这一把老骨头,就尝了几回,至今都舍不得多吃一口!”
    赢恒回应道:“即便提早,恐怕也得等到明年,并且首批粮食会优先供应给边军。”
    这让老王陷入了甜蜜而又纠结的选择困境中。
    “然而只要有增长,就得看耕作技艺、田间管理是否得法,还有年景好坏、气候因素等多方影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