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仙子初试人间情
且说还在开荒之初,接引道人缘是鸿钧老祖弟子中的佼佼者。
他潜心研修,功力颇深。
后来又在达摩洞内练成六丈金刚之身,当时,鉴于人类已有规模,于是创立佛教,广收弟子,传经布道,弘扬佛法,度人成佛,造化极深,被尊为如来圣佛。
此后佛教迅速壮大,弟子遍布天下。
如今在西方设立神坛,讲经论道,布恩施德,膏泽四方——这里一时成为人们朝圣之地。
天下人特别是佛家弟子也往往向西膜拜,祈福祈愿。
这里就是后来唐朝玄奘师徒取经的地方——
这天,天象明朗,红云四开,阳光普照,天空中祥云飘渺,时有微风轻抚。
那神坛金光四射——时时分,佛祖高升法座——但见那如来佛祖身形六丈有余,金辉灿灿,大耳及肩,发如细菊,面目慈善,手如大斗,晃晃如金刚铁铸,茫茫似轻气绕身,光芒四射,真是神妙仙奇,不可揣摩——再看下手两侧,更是仙神林立,道风凛然。
左侧有苦行第真神摩诃迦叶,多闻第真神诃难陀,智慧第真神舍利弗,解空第真神须菩提十大弟子等。
右侧是玉龙山云霄洞的文殊广法天尊,九宫山白鹤洞的普贤真人,南海普陀山落伽洞的慈航道人——即观音大士以及地藏,弥勒,虚空臧,金刚手,除盖障等八大菩萨。
大家手中各持法器——下边有无数的佛家子弟长跪膜拜。
其拜声哄然。
时时分,只听那佛祖洪声说诵道:“我佛慈悲,以普度天下众生为己任——然大气清轻,弘宏无限,界宇之内,暂存吾身,是以宏渺分明。
佛法无边,行度有限,膜其大道,不问苦甜。
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性曐止然,体如借物。
若魂与灵依,可通天道;质性自然,可达地轨。
阴阳见误,悖质无论。
大音大象,寄与虚无。
劫后余生,方寸永存。
佛法无形,真道有声——凡此种种,包罗万象,需各家仔细体味。”
佛祖声音轰鸣,但清晰可变,声声入耳,听后整体通畅,如醍醐灌顶。
下边弟子一片拜喏。
这时,忽然听到一声细鹤长鸣。
大家寻声望去,只见在神坛上空,太上老君驾鹤盘旋。
佛祖微笑:“我佛有缘,恰巧师兄前来,何不降驾为我等讲经说法!”
那老君并不落驾:“师弟请了,今天前来有事通禀。”
说罢,又听鹤鸣一声。
佛祖洪声:“师兄客气,请尊下谕!”
老君道:“以你我而论,佛道一家,方今天下,虽佛子广布,然其中亦不乏道家小生以及各派修行之方士。
各方均闻师弟圣坛,都有朝圣之意。
不知师弟是否能广开佛门,容百家来此一聚。
一来也可让各方一睹你金刚之真容,二来也可让各方有汇聚交流之机会。
不知师弟意下如何?”
佛祖笑道:“师兄不愧仙家圣尊,若给次机会,真是我佛门之大幸,吾等敢不尽心竭力,精心准备,专等各家来汇,荣我佛家门楣,甚幸,甚幸!
敢问师兄何时何日?”
老君听后思忖一时回答道:“下月初九如何?”
如来笑答:“全凭师兄定夺便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