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3页)
不过他时常还得去巷子里卖开水的吴奶奶那里,帮着干点杂活。
吴奶奶孤苦伶仃的,整天守着那个大圆柱似的开水炉,靠卖开水维持生计。
岁月的艰辛和常年的烟熏火燎,使吴奶奶脸上终日蒙着一层无法濯尽的油烟,深一搭,浅一搭的。
那油烟已深深地嵌入她的皱纹,苍老的脸上布满了沟沟坎坎。
吴奶奶是看着倪潇儒长大的,她特别喜爱这孩子。
他不象别的孩子那样淘气,想出往煤堆里塞个小鞭炮什么的恶作剧,来弄送我这个老太婆。
相反还总要帮着干点事情。
要知道,那锹煤的活儿可不比小孩子做游戏那样的有趣。
一次,倪潇儒帮着把一堆刚卸下煤的锹往里间,发现煤堆里有一个管状样的东西,他拣在手里看,心里一惊,这莫非就是雷管?他记得化学老师在课上讲过。
他拿捏不准,便拿去巷那头的陈叔家。
那陈叔以前曾是煤矿里的安全员,他一眼便认出是雷管,急问是哪里拣的?倪潇儒便告知是锹煤时发现的。
陈叔叮咛说:“这不比小鞭炮,炸起来的威力是很大的,放在这儿,我马上想办法把它处理掉。”
倪潇儒担心说:“原来有这样危险啊,那屋子光线暗,再加上吴奶奶的眼睛又不好,那可怎么办?”
陈叔说:“不用担心,这种事是极偶然的,只要稍加留心就好了。”
倪潇儒飞速回到吴奶奶那里,叮咛说:“吴奶奶,以后锹煤的时候,尽量多看看,若见着那些异样的东西,立刻把它拣出来扔在一边,千万不可锹进炉膛里。”
他怕吓着吴奶奶,因而并不说那要爆炸的话。
吴奶奶只是开心的“哦哦”
地应着,其实并不晓得这话的意思。
陈叔赋闲在家,偶尔也来此处打壶开水。
一次去吴奶奶那里,因见空闲,两人便聊起天来。
这时吴奶奶方晓得孩子这话的本意,她心里想,看这孩子,做下好事不嚷一声,那日要不是孩子心细,我这老太婆就是不被炸着,恐怕也得被吓死。
真可与少年孙叔敖埋那两头蛇的做法媲美。
这样的孩子怎叫人不喜欢?不管什么时候见到,开口总要先叫一声吴奶奶。
这孩子董事知礼,将来准有出息。
吴奶奶看见倪潇儒来了心里就特别高兴,舒心的笑容掩隐了嵌在皱纹里的油烟,笑容里弥含着慈祥与满足。
吴奶奶常备着一些小零食,藏在那只快成古董,外表斑驳的小木匣里。
不管倪潇儒是来帮着干点事,还是坐下陪着说说话,准要拿一些小零食给他吃。
她想不能总让孩子为自己做这做那的。
这次倪潇儒去的时候说:“吴奶奶你不要老为我准备吃的,怪不好意思的,再说我现在已不是小孩子了。”
吴奶奶不管倪潇儒怎么说,她一边照旧拿出小零食,一边说道:“看你说的,在我眼里呀,你就是个孩子,不过,是个懂事的孩子。
你知道吗?居民区王阿姨常来看我的,每次都要夸你一番呢!”
吴奶奶招呼道:“来,快拿了吃。
小孩子要能吃才好,这样才会长身体,到吴奶奶这里,你还要作啥客!”
倪潇儒见不好再推辞了,因而就说:“吴奶奶,你先放着,等我把这堆煤锹到里面去再吃,不然走路不方便,晚上连门都关不上的。”
吴奶奶就坐在那张倪潇儒已帮她修过多少回的旧竹椅上歇着,看着倪潇儒做事,眼里充满了慈爱、高兴和满足。
倪潇儒看书看到精彩幽默之处,会顾自笑起来,倪齐安虽然不再提让他去农村插队这事,但见儿子这个呆样儿,心里就来气,忍不住又要数落排揎他。
他爸爸数落时,倪潇儒多半是不声不响的,可有时见爸爸的话实在有点离谱,也免不了要顶上一句。
他爸爸说:“你就知道看这种闲书,这种书看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啊?饥不当食,寒不当衣的,倒还不如想想办法学它一门手艺靠得住。”
儿子辩说道:“这又不是闲书,是名著,是小说,都是一些大作家写的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