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田括户历时两年,国家赋税大幅增加,宇文融也深得明皇赏识,为了将检田、括户和赋税深入推进,明皇又下旨任命宇文融为“勾当租庸地税使”
    ,召宇文融至延英殿,促膝长谈,细致地讨论了进一步改进检田括户和税赋收入的措施。
    宇文融当面向明皇建议,立即委任十名劝农判官,把他们分头派往各地,职司就是到各地去检括田亩,招回逃户,回原籍安居种地。
    凡是定居下来的农户,称为“客户”
    ,免其六年的税赋,轻税入官,这样以来,跟没有离开原籍的农户比起来,重新入籍的客户一年要少交一千文杂徭钱。
    这些举措获得明皇好评,侍中源乾曜和几位重臣都表示支持。
    但是,也有人跳出来公然反对。
    河南阳翟县尉皇甫憬就上疏一道,洋洋数千言,痛陈利害:“……逃亡之家,邻保代出;邻保不济,又便更输。
    急之则都不谋生,缓之则虑法交及。
    臣恐逃逸从此更深。
    至如澄流在源,止沸由火,不可不慎……。”
    明皇没有理睬皇甫憬,把他贬为盈川尉。
    捡田括户在各州郡有条不紊地推行。
    诸道州府一共清理出逃户约八十万户,田地也明确了归属,有人耕种,便有人向朝廷纳粮交税,国家财政得以更加丰盈。
    但是,有的州府为了向宇文融邀功请赏,有意虚报数字,有的做得更甚,把本来不是逃户的农户也报为“客户”
    ,尽管地方官员耍尽手段欺蒙中央,到了年底,还是征得客户税赋达数百万之巨。
    这样一来,滚滚银两敛入国库,国帑较之从前充盈数倍了之多。
    明皇由是更加器重宇文融,一道圣旨,擢升其为户部侍郎。
    一遍称颂赞扬声中,仍有人持有不同看法。
    有几位谏官上奏玄宗,言称国家税赋优眷了“客户”
    ,却有损于没有当“浮人”
    的“居人”
    的利益。
    居人们不外出逃脱国家徭役税赋,老老实实地在家耕种天地,每年按期向国家缴纳税赋。
    相反,浮人们背乡离井,就是为了逃避徭役,不交税款,现在,他们倒是得了国家眷顾,享尽了好处。
    而居人们一直一文不少地向国家纳税,反倒没有一点优待,实在是有悖于公理,有悖于公道。
    对着奏折,明皇沉吟良久,他一时也不知究竟怎样才能顾全“浮人”
    和“居人”
    ,而又能使国家财政更加充裕。
    于是,召集官员到尚书省议决。
    衮衮诸公济济一堂,红袍紫袍蓝袍绿袍一堆一簇,耀人眼目。
    他们各自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指东说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