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曰越归顺之后,雍希颢引着他去见了李光弼。
    李光弼十分器重李曰越,把他留在身边,委以重任。
    李曰越深为感动,对李光弼表示,愿意修书一封,招降同为史思明手下勇将的高庭晖。
    李光弼笑道:“区区小事,就不劳将军费心了。”
    “不过举手之劳,司空怎说费心呢?”
    “过几日,高庭晖必定自己来归顺。”
    众位将官在一旁听了李光弼的话,觉得李光弼有些信口开河,暗地里都不相信高庭晖会主动来降。
    不想过了几天,一彪人马在营外大喊,要面见李司空。
    李光弼急忙出营门迎接。
    领头的一位身材高大的将领见李光弼出迎,立刻滚鞍下马叩见,口中言道:“高某仰慕司空已久,今日特来归降,愿在李司空麾下,为大唐效劳。”
    李光弼问道:“将军高姓,请问是高庭晖将军么?”
    “正是末将。”
    李光弼大喜,上前去扶起了高庭晖,与他携手一同进了大营,并且,给了他与李曰越相同的官阶。
    众将大惑不解,以为李光弼与高庭晖之间有密约,有人当面问了李光弼,是不是早已与李曰越和高庭晖商量好了,让他们择机前来归顺?
    李光弼笑道:“本帅与李曰越、高庭晖素昧平生,哪里来的什么密约密契。”
    “那司空事先如何知道他们要来归降?”
    “因为审情度势,觉得他们归降大唐在情理之中。”
    “情理之中?”
    “从前曾经听说过,史思明队部下们说过,李光弼长于守城,而弱于野战。
    本帅出野水渡,史思明以为我避长扬短,可用钻空子,派遣李曰越前来偷袭。
    本帅离开野水渡,不与李曰越交战,李曰越必定不敢回去见史思明,自然只有归降。
    本帅厚待于他,而高庭晖之才干勇猛在李曰越之上,听说李曰越受本帅优渥,必然前来投诚,也算是被本帅言中了。”
    诸将闻听之后,无不钦敬拜服李光弼的过人才智,唯他的将令是从,而不敢有二话。
    史思明在范阳休养生息数月,自觉手下兵将已经恢复了元气,亲率大军,再次进攻河阳。
    李光弼得报之后,与凤翔节度使李抱玉商量:“李将军,能替光弼守两天河阳南城么?”
    “听从司空调遣。”
    “好,只守两天便可。”
    李抱玉问道:“守了两天之后又怎么办呢?”
    “守了两天,没有救兵来,将军可以放弃城池。”
    李抱玉说:“末将没有司空那么高的计谋,可能到时候只有放弃了。”
    “本将有何计谋入了李将军法眼?”
    “末将独爱司空的美马之计。”
    李光弼不由得放声“哈哈”
    大笑:“将军养马世家出身,若是当时与史思明对垒于河阳,可能计策比光弼更胜一筹。”
    “哪里哪里,司空知马习性,胜过末将十分。”
    史思明初次攻打河阳时,带来良马千匹,兵将们视若珍宝,每天都要牵到河边洗浴,牧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