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爷伤好之后,爷瘾反倒越发大了起来。
    对在掌柜房大院里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的肖太平和肖太平身边的那帮骠悍的窑丁,章三爷视而不见。
    章三爷见到的肖太平,永远是一副低三下四的模样。
    别人没见到过肖太平那低三下四的模样,他见到过,肖太平那副孙子样已刻印在章三爷的脑海里了。
    肖太平对章三爷来说,便成了永恒的孙子。
    随着爷瘾的增大,章三爷甚至认为,整个桥头镇除了他章三爷,实不该再有第二个爷了,就连白二先生都没资格在桥头镇称爷的。
    白老二算啥?没有他章三爷,哪来的他白老二?!
    桥头镇的煤窑业是章三爷当年一手鼓噪出来的。
    不是章三爷走乡串镇见多识广,桥头镇上的人谁知道啥叫煤炭?!
    他给白二先生过世的爹看风水时,在白家地上见着了被水冲出的露头煤,就鼓动白二先生立窑,才造就了今天的白家窑,造就了白二先生和肖太平,也才造就了今天的桥头镇。
    那时候,谁相信开窑能发大财呀?就是白家大先生和三先生也都不信呢。
    大先生认为开窑要毁地,还会断掉祖上的风水,是胡闹。
    三先生怕挖出的煤炭没人要,白赔银子,章三爷咋说,他们都不愿干,都把章三爷看作骗子。
    白二先生那当儿倒是不错,信了他的话,在自己分得的地上立了现在这座白家窑,桥头镇才有了让人眼热心跳的煤炭业。
    就凭着有最初立窑的地,和立窑的本钱,白二先生在短短的几年里发大了,一车车、一船船的黑炭卖出去,一片片窑地买进来。
    黑炭从漠河城里卖到了徐州府、扬州府,窑地东一块西一块,多得数不清。
    眼下,白二先生在偌大个漠河城里成了数一数二的富户。
    章三爷眼见着白二先生发,心里虽说是恨,嘴上终还是不好说出来。
    白二先生发之前毕竟还是有地,有本钱的。
    而侉子头肖太平算什么?一个背煤的窑花子罢了,也他娘发了起来。
    他章三爷发不起来,肖太平竟发了起来,竟还打他的闷棍,这还有天理么?!
    章三爷认为自己是被白二先生和肖太平合伙掠夺了。
    尤其是新窑开出来后,白二先生又把它交给了肖太平,章三爷把眼珠子都气红了——当初让肖太平包窑时,白二先生为平他的心气,曾和他说过,若是开了新窑,就交给他包。
    没想到窑一立好,白二先生就变了卦,宁愿三七分成包给肖太平,也不愿二八分成包给他。
    白二先生还对章三爷说,不是不给你包,而是怕你包不了。
    躺在床上养伤时,章三爷就反复想着要把白二先生和肖太平一起送进墓坑里去。
    想的路子很野——先想到撮合着李五爷和王大爷联成一气和白家窑血拼一场,又想到去勾结后山的匪贼季秃驴,绑白二先生和肖太平的票,撕白二先生和肖太平的票。
    可一冷静下来就知道,这都是很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
    往日没有肖太平和那么多侉子,李五爷和王大爷都不敢和白家血拼,如今白家窑上有了个如狼似虎的肖太平,这二位爷就更不敢自找苦吃了。
    勾结季秃驴更是不着边际,不说肖太平有那么多窑丁护着,白二先生又住在官军防守严密的漠河城里,就算他们都很好绑,又都很好撕,他又咋着才能找来季秃驴呢?这贼来无影去无踪的。
    工夫不负苦心人,最终,章三爷还是找到了下刀的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