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为乌台诗案下狱,仁宗要杀他,就因为宣仁皇太后说了一句话:灭高人不详,救了他一命。才为我们这些后人留下了多少千古诗篇。于府台,不是我恭维你,我不想让你这样的大才卷入到这样的官场漩涡里去,损了我们江南的斯文元气,也断了我大明的后路,”说到这,孙晋的眼睛里突然冒出了精光,继续道“你于府台能在浊流遍地的官场尚能保持一丝清明,留得一丝善心,做的一手好诗词,实在是不该来浙江。”
于新武听他如此意调高远,又如此推心置腹,不由得再次生出知音的感觉,不自觉地道:“孙先生的意思是要我做什么?”
孙晋笑着摆了摆手:“浙江的官场有何大人,织造局这边有杨公公,本来这些话是不该我。所谓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大人既然肯认我这个朋友,那我几句衷言。”
“孙先生请说便是。”于新武实在是有些按捺不住,今晚孙晋说话犹如云里雾里,可句句都说到了点子上,再加上他是到了浙江第一个给自己戴高帽子的人,且听听也无妨,看他到底想说些什么。
“赶紧让淳安跟建德的灾民把田给卖了,不管用什么办法!”孙晋站起身来,两眼紧盯着于新武道“尽快完事,然后大人就想办法走人,调回京师或者其他省份去!浙江这边,再也别操心了。”
“孙先生这话是怎么?”于新武立刻就站了起来“你是让我同意巡抚衙门的议案,让灾民八石一亩十石一亩把田给卖了?!”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孙晋紧接着就接到“不按这个议案,今年改稻为桑就万难实行。到时候,朝廷要追问的第一个就是大人!就算内阁的陈大人是您恩师也没有丝毫用处。”
“如果这样,朝廷也不会叫我来了,”于新武的态度立刻就变的激昂起来“于某人之所以在朝廷提出以改兼振两难自解的奏议,就是为了上解国难,下疏民困。多谢孙先生担着干系把内情告诉了我,但倘若因为我知道了内情就置万千百姓于不顾,则我于某人未免也把自己的前程太重了些!”
孙晋却并不生气,反而笑了起来:“于大人,说好听一点,您这是不解实情;说难听一点,您这是书生之气。”
“哦?不知孙先生这个说法,从何说起啊?”于新武的脸色开始难看了起来。
“大人只知道百姓卖了田明年就没了生计,”孙晋离他走得近了些“为什么就不能去想想,丝绸大户买了这么多的田,一年要产这么多的丝,靠谁去种?靠谁去织?”
于新武一下子便愣在当地。
“就像现在许多无田的百姓一样,都是靠租大户的田种过日子,哪里就饿死人了?同样,稻田都改成了桑田,也得要人种,还得要人来采,人去养蚕缴丝,最后还是得靠不少的人去织成丝绸——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增加织机,也得需要工人;新增加的织机,还需要织工来操作。”孙晋似笑非笑地说道“大人想想,今年的灾民把自耕的田给卖了,明年无非是受雇于大户田主,去种蚕养桑。人不死,粮就不会断。我大明朝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子民百姓,因为没了自己的田就饿死。”
于新武渐渐地平静下来,低着头想了想,缓缓地开口道:“照孙先生这么个说法,明年那些买了田的丝绸大户都会雇佣今年没了田的灾民?”
“于大人,您自己也不会种田,”孙晋笑着道“不去雇佣那些灾民,上百万亩的桑田谁去种?”
“那也会像租种稻田那样跟桑农四六分成么?!”于新武逼问道。
这一问,就把孙晋给问住了。答案是肯定的,既然租种了大户的田,收成是定然会上交相当一部分给那些大户们。
“到了那个时候,没有田的人就太多了,都争着去租大户的田种,田主倘若提高租赋,三七,二八,甚至一九,百姓们租是不租,种是不种?”于新武继续问道。
这下轮到孙晋没话说了。的确如此,没田的人太多,就算是一九分,依然会有人去抢着租种,可那个时候,就一定会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