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也不是什么也不关心,目标吗,自己还是有的。
    那就是均田,这在不管什么社会都是最根本的基础。
    就是按照人口和辖区可耕土地平均分配田地。
    当然王廷也不是盲目的没收世家的土地。
    武陵辖下有十几个县,人口几百万。
    按如此计算,应该人均多少很清楚。
    世家必须把多出的土地卖给官府。
    为了防止矛盾激化,王廷把完成期限还是放在年底。
    放到那时王廷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一是全国士子和学子都聚集到了龙城有了自己的力量;二是商场也建设完毕了,可以拿出一部分商铺和产品给武陵的世家作为补偿。
    你的土地虽然给了官府,可官府也从别的方面给予你们照顾,这样世家也不好说什么。
    最终还是落到钱上,大家都明白。
    可王廷这个前世来的人更明白,钱是流通用的,土地是基数,没有温饱的百姓其他的什么都是瞎扯。
    所以这是给戏志才的死命令。
    通过这次和金璇的斗争,也让王廷等人意识到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矿产和冶炼
    技术和人才自己是有了。
    关键是矿产。
    这些都掌握在朝廷的手里。
    如果没有矿,就没有锻造兵器和铠甲的基础。
    虽然自己现在掌握着大汉最先进的生产力,可不能老是购买别人的啊,比如最大的武器倒卖商就是袁家和大将军何进控制的。
    一个武陵有多大,王廷可是放心了下来,那是堪比自己前世一个省的面积差不多。
    现在是182年,还有两年的时间才爆发黄巾之乱,自己还有些时间的。
    严颜在龙城虽然是吃不好睡不好,可是对这里陌生的一切还是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除了不能出城外,到处都可以去。
    这可不是作假弄出来的,一切都是亲眼看到的。
    百姓在这里没有勾心斗角,都能通过自己的劳作换取报酬生活。
    随着不断的了解,严颜心里已经慢慢的喜欢上这样的环境了。
    仿佛在这里忘掉了所有的一切。
    武将为了什么啊,还不是为了生活的富足。
    虽说是乱世出枭雄,可那是要怎么看,如果和全天下的大汉百姓来比,那是个体和群体的关系,对于严颜来说自是更能想到群体的兴亡。
    严颜的年纪比黄忠小,比典韦和太史慈、甘宁都大几岁。
    期间也切磋了几次,按照他的分析,他只有和太史慈能打个平手。
    黄忠、典韦比他强的多,甘宁也比他略高。
    加上众人都是极其忠义之人,虽说如今乃兽笼之困,可也是苦中有乐。
    现在的龙城可是和武陵彻底连合在一起了。
    王廷回来后首先是和糜芳在一起碰了一下头。
    主要是龙城的面积妨碍了各个作坊的扩大生产,还是把一些作坊迁移到武陵其他的地方合适。
    这里只按照原有的模式就是了。
    于是,龙城所有作坊的复制工厂在糜芳和戏志才的安排下,进行了必要的转移和扩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