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郑主王世充洛阳兵败降唐
武德四年(621年)五月初七,虎牢关的硝烟甫散五日,河北枭雄窦建德兵败被俘的战报,便如惊雷般传遍大河两岸。
消息所至,王世充盘踞的偃师、巩县二城,立时土崩瓦解,纷纷易帜归唐。
偌大的东都洛阳,转瞬已成孤城一座!
偃师即今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唐初属洛州(后改河南府),为洛阳东部重要门户。
巩县是今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唐初属河南府,治所在今巩义市东北老城(站街镇附近)。
偃师位于洛阳以东约三十公里,控扼洛河与黄河交汇口;巩县(今巩义)则把守虎牢关西侧通道。
两县失守后,唐军主力可直接进逼洛阳城下,切断王世充东逃路线。
巩县境内的洛口仓(兴洛仓)是隋唐时期国家级粮储基地。
王世充曾依赖此仓供应军粮,而偃师、巩县倒戈后,仓储尽归唐军,洛阳守军陷入粮绝困境。
两县投降引周边郡县(如洛城、柏谷等)纷纷效仿,王世充势力范围急萎缩。
史载“洛阳孤城,转瞬已成困兽”
,王世充残部仅余数千人,被迫退守含嘉城(洛阳东北)。
偃师、巩县作为洛阳外围的战略屏障,其倒戈不仅摧毁了王世充的军事防御体系,更切断了其后勤命脉,直接导致洛阳孤城陷落。
今日两地的行政变迁(偃师属洛阳、巩义属郑州)仍映射着唐代“巩洛一体”
的地理格局,而这段历史也印证了“得巩洛者得中原”
的军事要义。
李世民在得知偃师、巩县举城投降的消息时,正值唐军主力从虎牢战场返回驻扎于洛阳城外,继续围困王世充残部。
当斥候快马飞报偃师守将献城归顺时,李世民原本肃穆的面容骤然舒展,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他当即召集众将入帐议事,帐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将领们兴奋的神情。
房玄龄执笔记录军报,杜如晦则立于沙盘前,手指点向偃师与巩县的位置,沉声道:"
此二城一降,洛阳东门洞开,王世充再无转圜余地!
"
李世民闻言,抚掌大笑:"
天助我也!
偃师控洛水之险,巩县据虎牢之西,昔日王世充倚此二地为屏障,今日尽归我手,洛阳已成孤城!
"
帐中诸将亦振奋不已,程咬金拍案而起道:"
殿下神威,连战连捷,如今贼众胆裂,何不趁势攻城?"
尉迟恭则抱拳请命:"
末将愿率精骑先行,直取洛阳东门!
"
李世民并未立即下令总攻,而是踱步至帐外,远眺洛阳城方向。
夜色中,这座曾经繁华的东都如今笼罩在战火的阴影下,城墙上的火把如萤火般微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