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那个历史中的人
绿绮轻拂,刹那玄冰破;九天仙音,渺渺凡尘落。
园中的八角亭中,正上映这样一幅画面:
白烟袅袅,熏香淡淡。
才子嘴角含笑,凝望佳人。
佳人玉手纤纤,轻调素琴。
秋风吹,秋风拂,衣袂飘飘,青丝缠绕。
再有一名娇美俏婢,于亭中一角,青萤小扇绿瓦炉,荷间露水雨前茶。
苏览月忽然幽幽的叹了口气。
多少次,在诗中读到?多少次,在梦中看到?而今就在眼前,却如梦似幻。
后世的电视剧中从未少见这样的情节,然而那些经常是辍学出身的男女演员,双手胡乱地拨弄,妆容妖艳,笑意虚假,虽然故意想做出一副高雅的模样,却哪里及得上眼前画中人物婉约风情的万分之一?
苏览月忽地想起自己小学时写的一篇作文:
“今天,我读了《司马光典地葬妻》,感到非常吃惊。
司马光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大官,他却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家里不来客人不吃肉,只穿麻布的衣服。
有一天他的妻子死了,他都没有没有钱买棺材,后来卖掉了一块地换了钱,才把妻子给埋了。
我感到非常的惭愧!
昨天,我把吃了一半的面包扔掉了,张老师看到了,批评我铺张浪费。
张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应该向司马光学习,学习他艰苦朴素的作风。
我回家后看了这个故事,才明白张老师对我的教诲,是多么的正确。
我身为一个班干部,没有起到带头作用,反而做出铺张浪费的行为,我感到十分后悔。
我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成为同学们的榜样,学习司马光艰苦朴素的精神,决不铺张浪费,努力为祖国的建设发展作出最大的贡献!”
苏览月笑了笑,这可是一篇被张老师严重地表扬的作文呢,还在当着全班的面声情并茂地朗读了。
司马光的简朴是出了名的。
这一点自他的父亲司马池那就开始了。
司马池,“少丧父,家赀数十万,悉推诸父,而自力读书”
。
司马光的祖父去世时,留下还算丰厚的家产,然而司马池却毫不在意,全都交给了诸位叔父,自己却发奋苦读,后来中了进士,“以清直仁厚闻于天下,号称一时名臣”
。
司马光出生的时候,司马池还在光山县做县令,是以给儿子取名为“光”
。
司马光自幼聪颖,砸缸那事咱就不提了,他机敏好学,七岁的时候听人讲《左氏春秋》就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