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知根知底的话,还误认他是个技术行家呢!
    可惜当时我忘了将那份简报拿回家了。
    有一句古话说的好:“秀才行医,如菜作齑。”
    我想,若这样的人学起技术来,那定将是事半功倍。”
    潇佚看看爸爸,又看看哥哥然后像是自言自语的说道:“他不懂技术,怎么一听就懂呢?文科基础好,学起来真的有那样方便么?”
    哥哥对妹妹说:“爸爸说的或许有道理,文科基础好的话,真能帮助理解问题和归纳问题。
    那位秀才是把具体复杂的技术问题原理化,抽象化,再用分解法,用文字描述的方法画出那些原理和结构图来。
    再复杂的事物,一经分解就不那么令人生畏了。
    但依我的感受,那位秀才不过是懵懂的懂,他虽说个像模像样,可是内行人一看便知其是外行。
    这不叫懂,就像我前几次和爸爸讨论中医的事一样,能说却懵懂。”
    女儿潇佚问道:“爸,我还是有些不明白,既能说清技术问题,那不就证明他懂技术么?”
    她爸爸回答说:“那倒不一定,这说和做可不是一回事,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
    打个比方,就像那学开车的人,步骤要领烂熟于胸,但真的上路却手忙脚乱,屡屡出错,必经反复实践,方能将所说的理论变成手中的活儿。
    你们念书不是有实验课么?他缺的就是实际操作能力。”
    倪齐安转脸对儿子说:“潇儒,我说你学医准行。
    不过这事须你自己认同,否则就会是“强扭的瓜—不甜。”
    学东西得有心理准备,要想到它的难处,生拉硬拽是学不来的。
    你说,是不是?”
    儿子潇儒一下还难以抉择,因而含糊地说道:“这个么…这个么…”
    倪齐安不等儿子说完,就用满含期待的语气说:“你爷爷留下的那份遗产还等着人去继承、去发掘呢!
    目前看来也只有你了。
    不过,要想获得这份遗产得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行。
    如能把这份遗产发掘出来,那可是无价之宝,不然的话,又只能把它压在箱底喽!
    我想你是懂这个理的。”
    儿子潇儒回答说:“爸,这个理我当然懂,古人说:“欲取之,先予之。”
    求学问,求知识的道理和方法虽一时无法穷尽,但它的根本道理是一样的。”
    不过他还是并未马上表态。
    一阵短暂的沉默后,他妈妈说道:“潇儒,要是你爸爸的话有理,那就听你爸的吧!”
    倪潇儒知道他爸爸一直就是这个心思,所以这些日子,他也在考虑,也在作着择校地打算。
    爸爸的话没错,希望有人继承祖辈的医技可以理解,只要是倪家的人,都有这种想法,包括自己,也曾有过这种闪念。
    凭心而论,学医其实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如果不是考了高分,那还真念不上医科。
    自从翻看过那些医书后,倪潇儒的观念起了变化,有一种新的认同感。
    对那些医家,他心悦诚服。
    尽管内容和术语都不好理解,但词章却精炼而又极富文采。
    再说现在家里四个人,有三个赞同念医科,如一味悖忤,那会是很无趣的。
    他在心里这么想了以后,终于作出了抉择,说道:“那好,就填中医大吧!”
    对倪家来说,这是一个重大的决定,对倪潇儒来说,这是一生的选择,现在终于锤音落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