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了个大槽,你老姐我岂不是在世人眼里是个疯子?哈哈哈哈,好吧,不开玩笑了。
    哎,真不愧是老弟同志,早就完美地洞悉了我的小心思。”
    李安乐很清楚自己的行为在全国发行的报纸上早已传遍帝国的每个州县,身为大唐帝国的辅国圣武长公主,领导着工商联合体与神机局以及天策府,按道理该作威作福吧,居然还老实严格地纳税,成了全国第一纳税大户......给平民百姓带去了不知怎样的震撼,给许多贵族群体带去的则是难以言表的尴尬。
    而那些加入皇家工商联合体(大唐工商帮会)进行参股的皇族宗亲和各路贵族们(包括勋贵们)想尴尬也尴尬不起来了,他们早已被李安乐半强迫地、威逼利诱地签订了协议,即参股欲分工者必须按照唐律规定的商税税率来交税,而在分红之前,皇家工商联合体自身会先根据盈利数额进行一波交税,而运营成本当然也是包括员工和管理层的工资的,然而不算那些额外福利。
    不过嘛,略尴尬的是,李安乐理论上并没有在大唐钱庄里存太多资金,赚到的利润中的绝大多数还是投给了研究院、神机局以及军队建设,再加上帝国太学城也要花费巨资,结果可想而知。
    实际上大明宫的太监和女仆、女官加起来已经裁减到了4000人左右也是因为要省钱啊。
    --||
    “嗯,我的小心思不也完全脱离不开老姐同志的法眼么?反正呢,总而言之,元宵节...哦不,是上元节,等我们过了上元节,到时候就静候你凯旋,亲爱的姐姐大人。”
    “噗嗤!
    说得跟立flag一样。”
    李安乐在心灵频道里装着一副鄙夷的样子,但是心里的暖意是瞒不住对方的。
    以上对话在心灵频道里进行得极快,若是在现实中的旁观者看来,皇帝与辅国长公主只是发呆了10秒左右而已,然而呢,现场无人注意到这两位的细微异样。
    等待的时间不算太长,曲江池畔的水运仪象台敲响了预定的报时声,随即,一时之间,无数烟花如冲天水柱漫向本来静谧的天空,顿时,无尽的天空中蔓延着无尽的火光,掺杂各种金属杂质引发的焰色反应让本来单纯的火光变得如同星河般璀璨!
    在场的人,千千万万的人们,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大唐的第一场烟花表演,也是这个地球的第一次!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他们切身感受到了一种壮观,一种华丽,一种震撼!
    以及,空前的节日气氛!
    ......
    此时,辽东前线,贵端城(位于后世的今天辽宁浑河一带)。
    薛仁贵和高侃以及一众将官们正在指挥部里对着一座巨大的沙盘模型大眼瞪小眼,这座沙盘上面模拟了高句丽的山川地形。
    至于立体沙盘这玩意,早在东汉初期就被军事家马援发明了,只不过马援是用粟米堆来模拟地形,而这座沙盘是用黏土来制作的。
    自打薛仁贵来到辽东战线,已经奋战了三年,在此期间他和高侃合计,不断派遣侦察人员去考察高句丽的山川地形,再结合此前已知的地理情报,辽东方面军指挥部就在两个月前做出了这座沙盘。
    不得不说这工程量着实不小,高句丽这国家放在全球来看,也算是个大国了。
    在唐太宗对其开战前,高句丽的人口也达到了超过500万人的水平,占据辽东广大土地以及朝鲜半岛的一大半,东临日本海,北跨松花江,还有黑水靺鞨部落与室韦部落给它当狗腿子,连薛延陀也跟高句丽眉来眼去。
    高句丽在鼎盛时期也算是东北亚的一个小霸主,一个地区强权。
    “老薛,泉盖苏文这个老贼居然这时候上表称臣,你觉得陛下会接受么?”
    高侃紧皱眉头,外表看起来依然颇为老成。
    自从永徽元年高侃率军出征车鼻可汗以来,高侃就经常在帝国的边疆作战,因而他极少与新皇帝李康宁接触过,他对新皇的了解基本都是从身边的其他人那听说的。
    尽管高侃也是极其钦佩皇帝与辅国长公主,也相信当今皇帝是冉冉升起的少年英主,但他对皇帝的了解毕竟远不如薛仁贵深刻,也不像薛仁贵有接收李安乐的飞鹰传书的这一特殊沟通渠道,所以高侃会担心皇帝由于太年轻了从而被泉盖苏文的故作谦卑的姿态给骗到。
    而且,高侃看了最近俩月在营州买到的每旬一期的《大唐时报》,里有好几篇皇帝李康宁所写的文章,文章里都提到了关于高句丽企图臣服并朝贡的内容,并且李康宁都没有明确表示拒绝,甚至有一些愿意接受的意思!
    考虑到这些,高侃就有些担心了,担心新皇继位以后巨唐对高句丽的攻略进程可能会停滞,然后便把探寻的目光投向薛仁贵。
    薛仁贵听到高侃这样说了,然后就气定神闲地拿出一个小纸筒,取出里面的一卷纸条,递给高侃时说道:“老高,这是总参殿下写的,你瞧瞧。”
    “什么?总参殿下的来信?老薛啊,这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今天下午,吃饭前收到的。
    是总参殿下的苍鹰,直接找到我了,咱一瞧那家伙腿上绑着个纸筒,我把纸筒取下后它就飞走了。”
    高侃接过纸条,然后看了看上面写的内容,脸色顿时畅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