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条上的字迹不像是用一般的毛笔写的,而是用羽毛笔写的。
    “按照总参殿下的意思是,大唐很快就要对高句丽发动灭国之战,并且要我们辽东方面军尽快做好准备。
    不过,不知道至尊的意思是否也是完全与之一致。”
    高侃还是有所顾虑,毕竟在他眼里总参殿下虽是辅国长公主但也不如皇帝本人权威啊,所以他有理由疑虑总参谋长是否与皇帝陛下的意见是一致的。
    对此,薛仁贵信心十足。
    他这就对高侃说了:“老高啊,你可要怀疑任何事情,但唯独不必怀疑陛下对总参殿下的信任啊。
    你细想啊,总参殿下的权势可谓是前无古人,皇帝与总参殿下之间照样和睦无比,甚至经常同坐一个座位,宛如二圣临朝,而且据我所知,陛下对总参殿下基本是言听计从的。
    只要总参殿下敢放出话来,那么她的话就一定代表至尊的意思。
    反正啊,我们辽东方面军尽快准备吧,我估摸着下个月天策府可能就会发布军令了。”
    既然薛仁贵都这么说了,高侃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这时候,又飞来了一只苍鹰,仿佛有灵性一般落在浑身甲胄的薛仁贵的护肩上。
    又是李安乐的飞鹰传书。
    薛仁贵取下信件,这只苍鹰片刻都不犹豫地就飞走了。
    然后,薛仁贵拿着书信一看,嘿嘿,有皇帝陛下的盖印,哇,陛下亲自书写的信件,不过这细腻的字迹也是用羽毛笔写的。
    “这下不用怀疑了吧,老高,咱们辽东方面军第27和第28军团要加快准备了,今年上元节一过之后,就是大战揭幕之时。”
    “嗯,这样一来我也放心了。
    呃,不过,我很好奇,这苍鹰是怎么训练到这种程度的?”
    高侃百思不得其解,他自己虽然听说过训鹰,但没听说过有谁把苍鹰训练地如此有灵性,而且居然还能从长安跨越上千公里准确地飞到目的地。
    薛仁贵并没有对高侃的疑问感到意外,只是摊手说了:“我也不知道这些苍鹰是怎么训练的。
    我只记得,总参殿下和陛下在7岁前就有一种特殊天赋,能让各种飞鸟安心听话。
    我三年多以前还见过有好几十只雀鹰、苍鹰和大雕围着总参殿下身边飞舞,一圈又一圈的,这些鹰隼很老实地听总参殿下的话,啧啧,那场面真是有意思呐!”
    听罢,指挥部里的其他众将官啧啧称奇:哇啊,总参殿下竟有如此之奇能,吹爆,吹爆,赶紧吹爆!
    !
    高侃也不禁感慨:这样的话,总参殿下若要通知三千里之外的统兵将领,只需要不足两天时间就能办到了啊。
    高侃和众将官们很清楚,总参殿下驯养的众多鹰隼对于军令传达的速度来说简直是难以想象的提升。
    当然,他们并不知道李安乐拿这些鹰隼还可以干些别的事情,比如当远程摄像头和监听器。
    然后,辽东方面军第27军团总管高侃、副总管庞同善、参谋长辛文陵,以及第28军团总管薛仁贵、副总管梁建方、参谋长郑仁泰以及其他众将官们开始进一步详细讨论当前的军事部署。
    在一个半月前,辽东方面军在贵端城大胜一场,打了个漂亮的防守反击,一举挫败了高句丽军的进攻,斩首6400余级,实际击毙1.2万人,俘虏达3万多人,而唐军阵亡1100余人,2200多人受伤。
    不过辽东方面军并没有因一场大胜而放松警惕,而是在这新年节庆之际加强戒备,防止高句丽军的再度反扑,并同时加派游击部队(轻装突骑)渗透高句丽境内进行骚扰。
    此时,长安城内。
    史无前例的烟花表演结束后,曲江池畔到处载歌载舞,到处都是小舞台,犹如狂欢节一般。
    这让负责现场的安保工作和维持治安秩序的五城警备队倍感压力山大,但也不得不硬着头皮执行任务。
    而锦衣卫第一旅第一团也是没有轻松到哪里去。
    在李康宁的允许下,列位大臣们大多数都跑去玩了,一个个老家伙真能找借口,美名其曰与民同乐。
    另外的一些大臣则是有些喝多了的就上演全武行了,当然这些人大多是武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