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之地有丽水,丽水有佳人。”
    卫央站在江畔,望江兴叹。
    无数个日夜的奔走、逃亡,身后是无穷无尽的恐惧与追杀,下一步更是未知的茫然,只有左手的那把剑、右手那只小手和心中的那个人是她活下去的勇气。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对于卫央来说,即便一切都已随着秦国的车轮和铁骑化作历史的尘埃,她的心中也容不下一个“赵”
    字,与“赵”
    不共戴天,要么走,要么杀。
    为了儿子,卫央选择走。
    穿越大半个赵地,他们来到燕国地界。
    “娘,你看,我们到了燕国了。”
    公孙羽指着荒草丛中的一块石碑对卫央笑道。
    母亲曾对他说,要带他到燕国找一位剑术先生。
    公孙羽虽然壮志少年,却并不想习剑,因为父亲的故事告诉他,即便手刃千军万马,到头来还是保护不了自己的妻儿,他要习文,舌战群儒!
    以理服人!
    但是,年少的公孙羽并不知道,他所属的时代,白马非马,很多道理是说不通,唯有手中的剑才能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虽然现在他们母子流离失所,浪迹天涯,但是,至少,还活着!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父亲当年手中那把利剑的护佑。
    “是啊羽儿,我们到了,只要找到了鬼谷先生,就能知道你父亲的下落。”
    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卫央知道,这是唯一让公孙羽愿意前往燕国的原因。
    那些逃难的人们不断涌入燕国,因为此时的蓟城郊外正在进行一场施粥义举。
    秦国崛起,诸国惶恐,为保国土,诸国阴谋阳谋层出不穷,希望能在危机中力挽狂澜。
    任何时候,战争的最主要因素都是人,何况冷兵器时代?燕王希望通过施粥这种义举来赢得更多志士和士兵。
    所以蓟城施粥,便是燕王下令所为。
    不管日后这将证明是燕王的善意或恶意的谎言,至少现在,这数千人的肚子饿了,他们需要吃饭,而燕王给他们饭吃,这就够了。
    “娘,我肚子饿了。”
    毕竟还是个孩子,又赶了那么长时间的路,公孙羽看着前方那些人从燕军手中领到吃后那种满足的样子,不禁咽了一口唾沫。
    卫央看着儿子样子,心中又想笑却又不是滋味。
    她抚了抚公孙羽的发髻,苦笑道,“好,咱们过去跟军爷说说。”
    卫央说着,不禁觉得眼前一黑,突然晕了过去。
    直到被儿子扶住的那一刻,卫央仍然觉得自己是不会倒下的,但是,连月的担忧和劳途让她体力不支,当她似乎看到希望而放下警惕的时候,她倒下了。
    “娘?!”
    公孙羽赶紧扶着母亲靠坐在大树下,从小耳濡目染让他知道如何处理这些突发情况。
    公孙羽先是掐了母亲的人中,卫央终于醒了过来,公孙羽随即用衣袖给母亲扇风,卫央缓了过来,看着母亲苍白的嘴唇,公孙羽拿出随身携带的葫芦给母亲喂水,“啊!”
    甘露润喉,卫央终于缓过一口气,“娘老了,一点点累都受不了了,多亏我的羽儿。”
    看着懂事儿子,卫央苦笑道,想起自己坎坷一生,卫央眼前不禁模糊。
    就在卫央强忍着泪水的时候,公孙羽的眼泪已经落了下来,“娘不老,是娘累了,羽儿不孝,羽儿这就去拿粥给娘喝,娘喝了粥就会好起来的。”
    公孙羽说着,狠狠擦了一把眼泪,起身朝施粥台跑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